Lesson 38 柱形图
以长方形的单位长度,根据数据大小绘制的统计图,用来比较两个或以上的数据(时间或类别)趋势,或不同项目的类比
单个分组数据绘制柱形图
#绘制纵向柱形图
bar(left, height, width, color)
#绘制横向柱形图
barh(left, height, width, color)
#left, x轴的位置序列,一般用numpy.arange()函数产生
#height, y轴的数值序列,一般是一列数据
#width, 柱形图的宽度,一般设置成1
#color, 柱形图的颜色
多个分组数据绘制平行分组柱形图
#确定横坐标的刻度值
index = numpy.arange(len(result))
#确定三大运营商的绘图颜色
minColor = (42/256, 87/256, 141/256, 1/3)
midColor = (42/256, 87/256, 141/256, 2/3)
maxColor = (42/256, 87/256, 141/256, 3/3)
#使用排列的方式,把数据排列放好,即为多维条形图
plt.bar(
index, result['全球通'],
color=minColor, width=1/4
)
plt.bar(
index+1/4, result['动感地带'],
color=midColor, width=1/4
)
plt.bar(
index+2/4, result['神州行'],
color=maxColor, width=1/4
)
#规定横坐标刻度的绘制位置
plt.xticks(index+1/3, result.index)
多个分组数据绘制堆积柱形图
#使用排列的方式,把数据堆叠放好,即为多维条形图
plt.bar(
index, result['神州行'],
color = maxColor
)
plt.bar(
index, result['动感地带'],
bottom=result['神州行'],
color = midColor
)
plt.bar(
index, result['全球通'],
bottom=result['神州行']+result['动感地带'],
color = minColor
)
plt.xticks(index, result.index)
双向柱形图
#解决负号显示不出的问题
matplotlib.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使用排列的方式,把数据堆叠放好,即为多维条形图
plt.barh(
index,
result['动感地带'],
color = minColor
)
plt.barh(
index,
-result['神州行'],
color = maxColor
)
plt.yticks(index, result.index)
Lesson 39 直方图(histogram)
用一系列等宽不等高的长方形来绘制,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数据出现的频数,变化的高度形态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让我们对数据的分布有个整体任务,同时能对比不同区间的差异
直方图绘制函数
hist(x, color, bins, cumulative=False)
#x, 需要进行绘制的向量
#color, 直方图的填充颜色
#bins, 设置直方图的分组个数
#cumulative, 设置是否累积计数,默认是False
Lesson 40 地图
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标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
地图绘制步骤
- 绘制需要展示的地图,获取地图对象,获取每个区域的名字以及顺序
- 在每个区域的名字和顺序后面,加上我们需要展示的数据以及经纬度
- 根据数据的大小,设置每个区域展示的颜色的深浅,以区分每个区域(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0,1]的值,代表颜色的透明度)
- 根据颜色进行填色
- 根据经纬度进行标注地图的名字
Lesson 41 热力地图
以特殊高亮形式,显示数据在地理上的分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