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读书会开始之前,我拿出书本来复习了一下,像牛反刍似的找到些温故知新的感觉。阿德勒倡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么大的口号,我听到的第一时间就想拒绝。不,我不是那么高尚的人,我想先满足自己的快乐。但读下来,我有些改变。如李老师所说,说奉献不如说合作,这个说法我可以接受,我觉得也可以说共赢。就像第九页中的那句话“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
藏在角落里的我我的生活意义首先要建立在我对其他事物或人感兴趣。这么多年来,兴趣是一个支持我走下去的最大理由。2002年,我是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瓜蛋子,爸妈把他们的教育重心放在我妹身上(这是重点)、没谈恋爱、无甚牵挂,空闲时间一大把,对电脑、网络特别感兴趣。于是自掏腰包去学了两个月FLASH,练手的同时居然还接到两个做课件的“订单”赚回了学费,自得其乐了好一番。2010年,又觉得心理学挺好玩,撇家撂业地穿行半个城市去学习,原本以为考证是个结束。没想到,这么多年来居然还在路上呼朋引伴地走着。工作忙起来的时候,总是嚷嚷着,我什么时候能毫无压力地葛优躺上几天;可真正闲下来一点,却又给自己找了好多的事情去做。现在想想这些,原来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兴趣变成爱好,爱好引出合作,合作变成共赢。
看中间的那一堆圈儿,我想我得把那个叫儿子的推远点儿在有峰哥之前,我就幻想着,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电视上那些别人家的帅小伙儿就是我心目中孩子的样子。峰哥五岁时,我就开始了塑造他的第一步——替他选了架子鼓,并天天督促他练习。是的,我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他的样子。架子鼓从五岁学到八岁,水平是提高了,我也放弃了。因为实在不想因为练鼓,让我们俩“反目成仇”。自我不再逼迫他学鼓,他再也不碰鼓了。我心里很懊悔,为什么是这个结果?我的本意是让他喜欢,但却恰好相反。六岁时,看他在水里狗刨,便觉得他喜欢游泳。于是乎带着他去学游泳,学完之后,他有两年的时间不下水。两年之后,他把在游泳班学会的全忘掉之后,又下水狗刨去了。这两件事过后,我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再替他报任何的兴趣班,不再想方设法地把他打造成“小男神”。七岁的寒假,我和老徐出国旅游没带他,让他自己选个假期的消遣,他选了书法。书法老师是我师兄,见识了他的调皮之后,仰天长叹:“我上学时是不是不经意得罪了你妈?所以她派你来折磨我!”奈何老友面子抹不下,还是勉强留下了他。每个周末提着书法箱去老师那里消遣,回来之后便把箱子往角落里一扔,从不打开。三年过去,逢年过节竟也能给家里写副对联。老徐买了个天猫精灵,我用来听评书,他跟着入了迷,写完作业就听,不分时段,经常是伴着评书声入睡。前段时间,班里进行读书交流展示,他自己上台不脱稿地来了一段儿,引得掌声连连。写到这里,我顿悟:我以为自己在塑造孩子,其实是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我。或者说,他就是在做自己本来的样子,而我则是在被他塑造。
我得去找到这期奇葩说来补补课就像今天李松蔚所说的,这是谁的需要?怎么满足?我的还是你的?还是我觉得你需要?我的回答是,他们最终还是会还原成本来的样子。
还原孩子本来的样子现在知道括号里那句这是重点的意思了吧?是的,很感谢爸妈很早便把心思放在我妹身上,放弃刻意塑造我,这才让我还原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