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高光时刻-
不得不提一提最近的心头好,木心老先生。
实际上我高中就买过两本,一本是即兴判断,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
但是实际上基本都没有读完,一本还送朋友了。
就拿倒影这本书来说,书里面一定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哥伦比亚的倒影’。
好嘛,拿来一读,发觉怎么读也读不完。
细细地一页一页翻到最后,拿手指一夹
怎么这一篇文章也有一个手指肚的厚度了,自然就束之高阁了。
早前刷到一条微博
“一年容易,春季最好,夏令爱男子,冬天爱少女,秋高气爽爱自己。”
好一个秋高气爽爱自己
再往下看,木心两个字映入眼帘。
重看木心自然顺理成章。
木老简介,生于乌镇,定居于纽约,在外乡见识了太多的绮丽繁华。
在上海篇随意提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地域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之变。
又不乏鱼龙混杂:“鱼装作是龙,而龙依旧是龙”的巧妙揶揄比喻。
而小时候的木心也是聪慧的,
不满十岁就知道了寺、庙、院、殿、观、宫、庵的分别。
一次小木心和母亲一起去做佛事,小木心不愿吃斋,于是老法师送了他一个名窑的小盂。
青蓝的十分可爱,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小木心爱不释手
临走那天划船回家,木心突然想起来那个小碗忘在床头边了,突然心头一紧,母亲于是托船夫去取。
这是一折
可是事情哪里来的这么容易,取到了碗
‘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
我想把碗洗一洗
这一洗,碗飞掉了。
心情即便是千头万绪也只能呆呆站在原地,
母亲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样的事以后多着呢。
终了
文章末尾,木老说,原来我的童年在那天结束了。
说来也奇怪,如今一手指肚的文章也能耐下心来的读完了,涓流一般,很缓很缓。
木老说着他的心头好,人生的曼妙唏嘘。
而此时耳机里煲着dancing (mellow fellow)这首曲子最佳。
如果要我说几个音乐关键词那一定就是
氤氲,迷雾,chill pop,居酒屋,隔绝的梦境汇成的海。
由此便是读木老书的高光时刻了。
-活着活着我们就老了-
冯唐,这名字其实我是很含混的,后来我才知道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俩人。
活着活着就老了,同样是杂文。
冯唐说数年之后,自己杂文在所在的梯队里也是可以评头论足一翻的。
读冯唐的杂文粗粝爽快之感扑面而来。
仿佛黄酒入肚,半晌,暖意袭来,无限回甘,容不得你消停,只能囫囵含混的畅快读一番才肯罢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的天气经常干燥,粗粝,不及南方的近水远山皆有情。
冯唐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土著,显而易见。
同时我觉得京派作家的气质就是'絮叨'。
无论是老舍还是王小波,絮叨务实大概是第一要义。
今儿是什么天?
今天天气晴朗
为什么天气晴朗呢?
因为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染红了半边天诶。
当然啦,你还乐意他跟你絮叨,用近乎不加修饰的白话娓娓道来 。
还总不忘提一个,这些东西是不消说的,
这个词简直就是京派文学的定位词,大概就是明清小说化用过来的,韵味犹存。
通篇信手一翻,曾国藩也算是冯唐的偶像了
后来我发现冯唐还专门写了一本: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冯唐手推成事第一人选,立德立功立言,GTD完美践行者。
而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仿佛不入眼的秘诀一般写在书的每一个缝隙之中。
不消说,铜琵琶、铁棹板,晓风残月,活着活着就老了。
在21世纪10年代最后一个冬天
艾瑞巴蒂新年快乐!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我们的Boulevar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