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欢阅读,初中前条件有限,一个班上就几本小人书,被传来传去借阅,依稀记得故事会,民间故事之类,还没等放学回家,迫不及待就在放学的路上找一田坎,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这大概是初中前的阅读了。时间太久远,内容几乎忘掉了。
高中以后的寒暑假几乎在城里的姐姐家度过,姐开理发店的缘故,在沙发上有很多的杂志,用来客户等待时消磨时间用。这种都被我一一看完,于是做公交车去省城的图书馆,一呆就是半天,杂七杂八的都看,不清楚作家,写作背景,感兴趣的就拿来翻,很少完整看完过一本。现在想想,不知道看了什么东西进去了。但是阅读这事很巧妙,你以为记不住什么内容,看了等于白看,其实很多文字已经在潜意识里面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对于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作文当然也会写不好,但我是个例外,因为我的作文会被老师当作范本,在语文课上拿来朗诵,有点小窃喜。这也许是我喜欢阅读,很多东西已经植入脑子,在作文中体现出来罢了。
微信阅读大概是15年发布的,之前用豆瓣阅读。微信阅读有阅读圈子,能互动,也能显示阅读时间,时长还能兑换书币来免费买书。因为这些原因,媒介迁移到了微信阅读,从此走上阅读完整本书籍的道路,因为书架上会显示阅读完的书籍,之前完整看过的书籍也有,但总量不多。
近几年看当代名家的书比较多:余华,刘震云,阿莱等。余华早期三部曲就不用说了,绝对是经典,每一部都那么悲怆,揪心,对人物心里、人性、情感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平凡也最真实。后期作品据说不咋地,我就看了“兄弟”,上部很余华,下部很离谱,可能作者想尝试改变下风格吧。无论如何,余华是中国当代非常伟大的作家,无论是天赋还是后期的训练。刘震云最近的“我不是潘金莲”也看过了,他的作品我很喜欢,与时俱进,这是与余华的最大不同之处吧。所以你看只要刘震云出新作,冯小刚没多久就把他拍成电影了。
自媒体时代,总有几个知识网红会帮你洗洗脑,这方面的书我也看了不少,有收获,但没践行,不践行都是假的,所以为什么说你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