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特点研究
中国绘画像一条长河,它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流经数千年的历史领域,一直流到今天,并流向明天,一代又一代……今天的绘画 是向昨天的绘画学习后进行创造的结果。
中国画从优良传统有一个自己的艺术体系,一是观察和认识现实的方法;二是关于表现和描写现实的方法,两者关系是观察方法是决定表现方法。许多特点之间是相互联的。
传统绘画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竟境、结构到笔墨,在各个方面的艺术技巧中体现了它自己的特点。
西方艺术随着佛教教乐传那是比较早的事了。中原画家吴子道所作的卷轴画“超出缣素”,画中的人物好象从绢上突出来一样。不仅善于吸收外来的技法;同时更在于发扬我国固有的线描传统,提高了线描的表现力,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融合的脉络,体现出民族艺术的博大容量和消化能力。
观察的方法
要发展中国画必须向古人和前人学习:读画、临画,分析,研究。
物有四方八面,远近高低,正侧里外,画家观察的时候需要边走边看,走走看看,而不是固定在一个视点上。美术史上记载好的故事,举例子:南唐后主李煜,想了解官僚韩熙载花天酒地的生活,派了画院待诏顾闳中到家里去,偷偷地观察他和宾客们夜宴的种种神态,回来后创作了《韩熙载夜宴图》这副是美术史的名作。作品从几个不同的场面,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夜宴整个过程,每个场面之间既利用屏风隔开,又使之自然 地衔接起来,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
远近法的发展
中国画观察事物态度有关,对自然风景要求“可望”更强调“可游”、“可居”。
战国荀况《荀子.解蔽篇》:“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千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
举例子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古代绘画的杰作。从右到左,表现了从郊外到城内一路上的风物景色:寂静的效原、熙攘的市集、来往的船只、热闹的茶楼……,作者是从右边向左边走去的,所以房屋等建筑物的透视面也都是迎着从右向左的视线;画副视点不是统一的,而视线的方向却是一致的,所以观者并不是感到别扭,画面许多房屋、桥梁、城楼、船只,看起来很稳定,很自然。河两岸的房屋和船只近是近,远是远,有充分的空间感。一些近处的房屋很多只看屋顶,而中景的房屋却可以升堂入室,所屋里屋外的活动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中别具匠心地把鸟瞰和平视,平面和侧面,近视与远视结合在一起,组织在一个大构图中,作者对视点高低和对象远近、正侧的变化规律的精通。更能够对规模宠大而窄长的构图动用自如,把复杂的场面很完整地表现出来,又好像把观者带到北宋繁盛的京城,作一次有意思的旅游。
计白当黑
空白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就是所谓的形象的延续。靠它的帮衬和烘托,突出主体,造成储蓄,组织构图的虚实和章法的多变。
举例子
空白近乎乐曲中的间歇。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里写到乐曲休止的时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这“无声”就是空白,是乐曲旋律的延续,是间到笔不到,是留有余地,给观者所想象有所发挥,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黄宾虹说“不齐弧三角”,各种不等边的三角形,才符合画面形式美的要求。构图中以三角形来表现画面的主体与客体,有疏密关系,有远近距离感。
平面布置
不仅和远近法的关,也与着眼于组织结构有关。即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平面构图,按照画面的需求发挥宾主、呼应、虚实、藏露、繁简、疏密、参差等竺的构图艺术规律来布置章法。
举例子
辽代庆陵壁画《四季山水图》大约也是契丹族作品,前面山坡的后面有树林,树林的后面又有山坡,一层山坡重叠着一层山坡,一排树林穿插着一排树林,这样反穿插,把山坡和树林一层层地推向远方,把你眼睛由近带到远,或由远带到近。前山的树木和后山的树木,可以画得一般大;前坡上觅食的鹿群和后坡上的鹿群,可以画得一般大;近处勾勒的线条和远处勾勒的线条,可以画得一样粗,这种主要依靠结构来介绍空间关系的处理手法,必然产生平面布置的效果。
传神论
传神是中国画刻画艺术形象的最根本的要求。传神是任何艺术所追求,中国画里却表现的更突出,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
东晋最杰的画家顾恺之的“传神伦”从“迁想妙得”和“以形写神”两方面揭示了“传神”的秘密。这就为了中国画的“传神伦”奠定了一块牢固的基石。
“迁想妙得”,要求画家大体验对象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塑造“传神”的艺术形象。
“以形写神”,认为“传神”必须建立在客观形体描写的基础上,形伤则神失。
“以形写神”,不能只着眼于外在形象的逼真,而是要追求内在的精神的酷似。
一定的神气是寄手续于一定的外形,但神并不等于形。人物的精面貌并不是经常很鲜明地表现在可视的外形上,如果对对象的神态没有深刻的认识,而孜孜于描写外表的未节,那只地得到“谨毛而失貌”的结果。
关于中国画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可以通过我国的文论、书论、画论等包含了丰富的美学论术,还需要去发掘、整理、总结。从根本问题上加以探讨,才能抓住当前中国画创作的要点。
�U�D���w�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