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c1c741eca1564b80.jpg)
Foreword
2019 年 7 月 23 日 - 26 日,由 IEE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Society (PCS) 主办的 IEE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ProComm) 2019 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RWTH Aachen University) 举行。
亚琛工业大学是世界顶尖理工类大学之一,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今夏在此举行的 ProComm 2019 大会主要探讨的是:
...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in a digitalized world and all area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ntexts. -- https://attend.ieee.org/procomm/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64d18c9344bb3963.jpg)
中国技术传播领域的几位高校老师与从业人士也远赴德国亚琛,在一场国际传播大会上交流分享了技术传播在中国的发展。很荣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我所在的 PingCAP 公司受北京大学高志军老师(中国专场论坛 Program Chair)之邀参加此次会议,我在会上作为从业人士以 PingCAP 为例分享了技术型创业公司的文档开发实践,也即 TiDB 数据库的文档实践:
Documentation Development Practice in Open Source Startups - Take PingCAP as an Example
让我觉得很难得的是,PingCAP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认可这个会议并愿意支持员工去参会。
此次大会录用的报告长摘要或者论文现已收入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ProComm) 的 Proceedings(EI 检索)。
2019 年 IEEE PCS 会议论文集链接如下,可以找到本次会议的所有分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https://ieeexplore.ieee.org/xpl/conhome/8790645/proceeding
我的报告长摘要也已收录如下,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804485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cdef4674879cf11a.png)
接下来,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些参会见闻,以及由北京大学师生、同济大学老师、国内从业人士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做了哪些分享。
1. 大会初印象
7 月 23 日上午抵达亚琛,午饭后熟悉了下周边环境。下午稍作休息,然后按照大会日程,到一个叫做 forum M 的地方进行注册签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454512b2ec035499.jpg)
到达签到楼层后惊喜地发现,会议签到处的志愿者里竟有北大的师妹,瞬间有了一种自己人的感觉,无比亲切。很愉快地签了到,领到了一些大会材料,有胸牌、小册子、笔、小包、地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8df023e44338897b.jpeg)
其中,跟胸牌一起的还有一些迷你贴纸,贴纸上是一些不同的图标,代表不同的会议话题,参会者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贴到自己的胸牌上,这样别人看到你也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可以找你一起聊。图标一共有以下五种:
- Digitalization & Communication
- Science Communication
- Teaching
- Technical Writing/Documentation
- Usability/UX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ff409a683424b40a.jpg)
大会提供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会议的详细介绍与议程安排,另一本是亚琛旅行指南。会议册子如下,可以方便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分享,以提前做出选择并安排自己的时间,因为在同一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分享同时进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8cf6fc32bf059ec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3fbcaf72538fb6fc.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e8de9e4764d37f5a.jpeg)
拿着这些东西从签到处往里走便是一个交流区,设有一些简餐小食和饮品,算是交流晚宴。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000a3d720fd51459.jpg)
Conference Chair 很热情,跟来签到的与会者一一打招呼。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026f082b7c940775.jpg)
遇到两个来自日本的女士,简单聊了下,好有礼貌。我们一行人并没有待太久,跟一些人聊了下就离开了。没有空调,30 多度的夏日里还是相当热的,而且那里天黑得晚,太阳光还在洒进来。
2. 参会体验小记
7 月 24 日早餐,我们在酒店吃完早餐,便步行至亚琛工业大学的 SuperC 楼,大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5ef5c1cb35fbc1c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d6e8e81c08923239.jpg)
会议开始前,北大的小伙伴们(老师、学生、校友)一起在会场拍了个合照,以作留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7fa0230b9c04ea5b.jpg)
我根据之前小册子上的信息提前勾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分享,去听了一下,主要的感受有两点:
- 会议比较学术,大部分与会者都是高校老师或学生,与会者来自好多个不同国家。
- 会议日程上好多分享的标题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当你真正去听的时候却发现与自己期待和想象的可能并不一样。不过,标题取得有吸引力本身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771e2b8eb38cacff.jpg)
关于比较有趣的标题,举几个例子:
- Would I Lie to You? How Users Evaluate Faked Online Content Depending on Its Publication Type
- “Hey, Siri”, "OK, Google", "Alexa". Acceptance-relevant Factors of Virtual Voice-assistants
-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Co-creation as a Resource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c38deea1fb89c946.jpg)
当然,除了有趣的标题之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比较实用的话题和关键词也会吸引我去听,例如:
- Expanding Digital Audience Analysis Techniques to Include Social Media Analytics (SMA)
- Making Design Thinking Genre Knowledge: Substantiating the Design Process in Genre Theory
- Chinese Technical Communicators' Opinion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nuals and Users
- Teaching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to Engineering Students at Scale
- Smart Reality - Visual Optimal Comprehensibility at Minimal Costs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8f04aca555275ef5.jpg)
3. 中国专场论坛的分享
中国专场论坛的报告一共有四个,其实原计划有五个,后来实际因为阿里云的同行遇到了签证问题,未能参加,来自企业的代表就只有我一人了。
四个分享包括:北大师生的两个分享,同济大学老师的一个分享,来自 PingCAP 的我的一个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af459c77d4b2019b.jpg)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为:
- 北大研究生韩广芝
- 北大研究生张楚悦
- 北大+荷兰屯特大学研究生李倩
- 北大老师高志军
- 北大老师俞敬松
- 同济大学老师李梅
- PingCAP 的 李琳 Lilian(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477a175e32692b06.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01d20eee80974d8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9090563f16f12d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b181d9d8830c873d.jpg)
Afterword
此次参会有个小插曲:在中国专场论坛的前一天,我在看小册子里的议程安排时,发现中国专场论坛的下半场与同一时间段的另外三场分享竟然写的是同一个会场,时间地点冲突了。见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a75845b487642e3a.jpeg)
于是反馈给了负责中国专场论坛的高志军老师,与会议方沟通后确实是小册子里写错了,然后做了调整处理。看来,在印制那本小册子时,review 环节出了点儿问题。
此次参会之行增长了一些见识,很多分享可以说是从学术的角度谈广义的传播,有些见解对技术传播和技术文档有借鉴意义,但若要实际应用,可能还需考量和调研。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3138/5fc2e13dafe40fb0.jpg)
若要让我用一个字总结此行最深刻的印象,那应该是“热”,正如盛夏的热情。因为 35 度上下的高温天气里,会场也是没有空调的。
可以说,我的亚琛之行是热情到底的,因为我坐火车从亚琛去法兰克福时,有一段火车也是没有空调的,像极了蒸桑拿。
-END-
你可能想读:
技术文档诞生记 | 完整的技术写作流程是怎样的?
Technical Writer 可提供的交付物有哪些?
GitHub + Markdown 的新轻型技术写作模式速览
GitHub + Markdown 的技术文档方案深度解析
Technical Writer 日常工作中好用的小工具
技术传播人士应该知道的色彩搭配常识
如何使用颜色来提高技术文档的可读性?
Technical Writer 如何 Review 技术文档?| 重细节+全局观
技术翻译需要有 Technical Writer 的 sense
深度解析关于技术翻译的六个认知误区
如何让你的内容输出更加专业更有设计感?
书单 | 有哪些技术传播从业者必知必看的书籍?
有哪些适合技术传播从业者关注的优质博客?(一)
有哪些适合技术传播从业者关注的优质博客?(二)
行业动态 | 国内有哪些高校开设了技术传播或技术写作课程?
优质免费资源推荐 | 9 期技术写作短视频教程带你从入门到进阶
经验分享 | 来自 11 位 Technical Writer 前辈的职业发展建议(上篇)
经验分享 | 来自 11 位 Technical Writer 前辈的职业发展建议(下篇)
Technical Writer 想参与开源项目为文档做贡献,需提前掌握哪些知识?
Technical Writer 如何参与开源项目的文档,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技术传播沙龙精彩分享 | 高校老师与行业大牛谈“互联网技术写作”
经验分享 | 对用户文档进行伤筋动骨式的重构是怎样一种体验?
英语技术文档的标题到底该大写还是小写?
不同阶段如何应对 Technical Writer 的职业顾虑或烦恼?
如何使用正则表达式批量添加和删除字符?
英语技术文档中如何正确使用时态?
英语技术文档中如何正确使用人称?
英语技术文档中如何正确使用无序列表和有序列表?
Markdown:写技术文档、个人博客和读书笔记都很好用的轻量级标记语言
如何为 Markdown 文件自动生成目录?
技术写作实例解析 | 简洁即是美
两分钟趣味解读 Technical Writer
若脱离理解,直译得再正确又有何意?
优质译文不应止于正确,还要 Well-Organized
Technical Writer 需要 Technical 到会写代码吗?
如何利用 GitHub Pages 和 Hugo 轻松搭建个人博客?
写在入职技术型创业公司 PingCAP 一个月之后
揭秘 Technical Writer 的工作环境 | 加入 PingCAP 五个月的员工体验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