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里的办学智慧
近日,阅读中心校臧校长分享的《不想努力时,看看这4句话》,认真思量,极其有利于学校办学。初看这些话,像是一些心灵鸡汤,认真品咂,和学校办学结合起来,似乎有不少的益处。
一、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人是天然追求自由的,而教育则须臾也离不开规律。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也可以理解为办学有多尊重和恪守教育规律,办学环境中的人便有多自由。
再进一步的往深处拓展,教育之中还看不到规律的地方,并不是规律就不存在,只是还没有规律化呈现而已。比如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有没有规律,一定是有的,如果不把这些规律梳理、提炼出来,很容易让师生和管理者陷入到不胜其烦、手足无措的境地。
一所有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在难以体现教育规律的所在体现出了教育规律的学校,一定是难以有秩序的所在显现出了井然有序。
二、不那么好走的,才是上坡路
“不那么好走的,才是上坡路”,这一句话有句逆推定:“好走的,大概率是下坡路”。
教育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创新,尊重规律就好。客观上讲,对于教育而言,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所谓创新更容易一些,反倒是时时处处恪守规律是最为困难的。当然了,时光总是厚待教育的坚守者,那些一路跟风的教育创新者反而像小猴子下山一般,最后常常空手而归。
对教育人而言,时时处处坚守教育规律是难走的路,实际上,那也是一条上坡路,或者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路。
三、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王阳明说:时间是流动,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变动不居的。所以,忙碌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能不能让自己的心成为主宰,能主宰了,忙碌并充实;主宰不了时,便是忙即心亡。
“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教育人肯将时间花在哪里,是彼此拉开差距的关键。花在哪里,都可以开花。但花在哪里,却未必都能结果。
将时间花在流沙堆上,常常是自己的心先放弃和松动了。问题是教育花时间的所在,因为教育本身是慢的艺术,常常是很难短期内看到鲜花和掌声的。反倒是那些容易赢得鲜花和掌声的所在,恰恰像流沙堆一般,很容易被自我否定掉。
教育人的时间,要尽可能花在不那么容易赢得鲜花和掌声的所在。时间从不会偏袒任何人,更不会偏袒有心的教育人。
四、成功之路多曲折,你必须要熬过漫长的低谷期
成功需要熬过低谷期,教育则必须尊重和穿过规律区。
熬不是苦熬、傻熬,穿过也不是蛮干和胡来。站在教育愿景指向的未来,设计几个关键步骤,一点点地精进,一寸寸的耕耘,甚至有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坚守,只要能够看到自己在路径图上的一寸寸精进,哪里还有什么苦熬?
觉得自己是苦熬的,只是没有章法和路径图而已。章法和路径图是熬过漫长的低谷期的关键。就像地图和指南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