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爱因斯坦给学生准备了一份物理学试卷,另外一个老师很惊讶的问,这份考卷之前他们考过了,题目都是一样的。但是爱因斯坦笑着说,是的,题目是一样的,但是答案已经不一样了啊。
这个段子在讲物理学的快速变化,不断有新的突破,让很多答案都发生了新的改变。
但是当下的世界何尝不是,每一次同样的试题,面对的每一次,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也是最近很多时候我的试题:永远一样的题目,但是永远不一样的答案。
昨天和制片人李莉在一起做直播的时候,她说了在雷军成功前采访雷军的一个小故事,雷军说: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创办小米就像创办一个小餐馆,要做最好的小餐馆,门口有人排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735/11013483f611e1b6.png)
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当下的感觉很打动我,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去谈改变,就像和世界一样,充满了未知。能够抓住的只有当下,做一个最好的小餐馆,就是一个美好作品的真实呈现,门口有人排队就是一个好生意。
在看似混乱的小米生态链中,雷军的执着和逻辑从来没有变过,每一个选择,都似乎很笃定。
戴·克莱格发明了MoSCoW模型,M代表Must(必须有), S代表Should(应该有), C代表Could(可以有), W代表Won't(现在可以没有)。可以帮助我们对任务、活动的重要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
发现那些不需要的事,和发现那些must的事情,一样的重要。
只是当下,什么是重要的事,在这个vuca时代,也变得模糊。
如果未来未知,过去不重要,那么只有当下,才有极致的笃定。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很久以前,我们就不看重别人说什么了,而是看他怎么做。行动才是真实的事实。”
雷军确实沿着这条路走出来了——没有太过于吹嘘的口号,感动人心的产品,极致性价比,放在一家小餐馆也是一样成立。
人生的每一件事,都应该值得投入最好的状态去享受,就像《臣服实验》一般去臣服于它,等待美好使命召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