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完了,解答下读者的提问,然后开始写《论语》
1、有读者问,你的顺序好像不对?
是的!我的顺序是不对?如果我在宋朝之后新中国之前,按这个顺序写,确实是不对,因为和宋明理学不符,我写的是古本《大学》,不是宋明理学的《大学》。
在这里我可以不负责任的下一个定论,中国封建社会,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承认过儒家思想。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外儒内法下的儒家思想,早就变了味。从汉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已经这样。这个是个世界的通病,任何哲学思想都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干净的,都是光明的,但一旦和政治沾边,那就成也政治,毁也政治。
2、你这文章成人看了没用,小孩又看不懂。(此问题自问自答)
本合集主要针对对象就是爱好真儒学,想给孩子说说的家长们,想教给孩子,最好要在孩子6岁之后,而且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儒学就在日用常行之间。政治、商道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这里引用阳明先生的《别诸生》,供大家一起学习:
别诸生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可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字面意思:
圣贤的学问已经绵延传承了千年之久,“良知”这两个字便是口口相传的根本。想要了解整个世界自然而然的大道理,还得良知这样从身边最小处的道理出发。
这个小道理包含在日常的生活行为里,其本质却是早在圣贤道出之前就存在了。我们即将分别之前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姑且劝勉大家不要辜负了践行的酒席吧。
所以想将千百年来圣圣相传的这点真骨血传下去的朋友,一起在日用常行中事上磨,事上练,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困知勉行,知行合一。
欢迎各位朋友继续支持,多多提意见,也感谢单独给我提问的朋友。
特备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属八宝先生,实名:王亚辉,如有合作敬请简书联系。
求点赞!求关注!求打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