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篇由前面圣人之道的高远广博回归于君子之道,使联想前面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为学者开出一条入德之路。
首先君子和小人划清界限,君子之道,开始并不辉煌,但在积累中日见光辉。小人则不同,开始很张扬,但华而不实,会渐渐消亡。君子外表平淡、简朴、温和,内则有品位、文采、条理,由于有丰富的内涵,由内向外,由近及远,由微细到彰显,其影响力是无穷的。但君子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任何时,任何地,都无愧于心,都要慎独。
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不用赏赐,不用刑法暴力,民众自然会努力。道德治国,牢牢守着德行,恭恭敬敬地做事,天下也就太平了。德治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声厉色,斧钺相加,虽不可缺,但却是末流做法。最好的德治如诗中所形容那样,像羽毛落地一样,使人毫无察觉。不过羽毛还有形迹,不如另一首诗说得好,“无声无臭”。声色和气味都不见了,谁也看不见听不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不开它,这种境界,犹如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
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
《中庸》(三十三.正心<五>)原文(译文)
《诗》曰(1):“不显惟德(2),百辟其刑之(3)。”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经》说,“大大弘扬天子的德行,诸侯们都会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注释
(1)《诗》曰:此诗引自《诗经·周颂·烈文》。
(2)不显:即大显。“不”通”丕”,大。
(3)百辟(bi):很多诸侯。刑:通“型”,示范,效法。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已焉。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叮咛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上面一段是第三十三章。子思按照前章所说圣人道德的极致,反过来探求道德根本方法。这一章再从后学立身慎独说起,一直讲到君子笃厚恭谨而天下大平的盛况,更加称赞他们德行高超,并且达到了“无声无臭”的至高境界。这是举出《中庸》一书的主题,加以总结说明。这种反复叮咛教人的用意,真是至深至切呀,学习的人难道能不去尽心探求吗?)
《中庸》(三十三.正心<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