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3)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3)

作者: 启明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21-02-07 15:54 被阅读0次
2.1膝盖手术后第一天上班

接上篇(内容有些长,建议读读加重的部分就好啦)


第五章 思维

心灵的三层结构:思维、身体和情感。思维过程,其实是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一个投影。

当你感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小时候,爸妈不开心、冷战时,我会感到伤痛,惊恐害怕,我会尽量的讨好,躲避,我的内心充满责怪和无助,希望这样的痛苦快些过去,时间过去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成年后,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当我感到情绪低落时,我惯常用两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指责+冷战;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方法就是表现出弱者的姿态,让他人内疚,博得同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方式。当有这些保护方式在时,你会发现,谈话不容易深入,很难尽兴,因为这些保护方式都隔离了感受、切断了联结。

保护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或者在无力时,我们可以通过保护的方式来减轻痛苦,从而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我们的心有三层: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感受层,而最深处是真我。感受层也可以说是伤痛层,感受层中有种种伤痛,因为有伤痛,所以有保护层。保护层组成墙,将真我深深隐藏。

真正的亲密感是真我与真我的联结感,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关键就是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保护层的机制,即为自我防御体系,保护层并不是真实的,伤痛层和感受层才开始有真实。穿越感受层的方法,可以是充分的认识自我防御体系,袒露自己的感受层,还可以通过内观和正念等方法。

全然放下自己的期待,而拿出全部本真时,就可能会与其他事物建立“我与你”的关系,此时,好像你的自我消失了,即为“无我”的“心流”体验。

感受至关重要,当我们谈感受的时候,包括两个范畴,即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也就是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

当我感受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时,我的身体是轻盈有活动的,情绪上也是开放流动接纳的。

催眠大师吉利根有一个强有力的说法:如果没有身体作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比起头脑来,身体更靠近你的灵魂,头脑可以被灌输、被蒙骗,但身体很难不忠于自己。

我身体反应,内分泌、膝关节、颈椎、耳鸣、过敏等是和自己的情感息息相关的,身体不会骗人,“聆听”身体。

非理性信念

ABC理论: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其学派被称为理性情绪疗法,即你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外在诱发事件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内在信念决定的。

所谓“非理性信念”就是指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想法,是个人自恋的执念,是个人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世界之上。而理性信念则是符合现实的想法,洞察到并顺应了世界理性的信念。

艾利斯提出的非理性信念,概括为11种,3大类,其根源在于全能自恋:
1>绝对化要求:以自我为中心,必须听我的,谁都不能对不起我,我永远是对的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一次失败,一次无意之过,整个人、整个人事、事件事都是失败的。“……这是我的失败”
3>糟糕至极:“比惨“。

绝对化要求,必然伴随着,一旦实现不了,就会有深深的羞耻感。

我和弟弟小时候的模式:从情绪体验来看,我们的要求,经常被父母忽略或者被拒绝,在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会有“羞耻感”的累积呢?这个问题值得我细细思考。这也许会是我对金钱、对美食、对漂亮衣服的“我执”吧,我是在喂养小时候的自己吗?

对于非理性信念,其治疗在于“和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辩论,把它们重塑成理性信念,然后就有了效果,可以引出新的感觉。

仅仅在信念或思维层面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信念和思维入手,深入体验深处。体验层面改变,才意味着真正的改变。

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有一个二分法:你能控制的和你不能控制的。认清楚你能控制的事物,并在此范围内作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好”,认识清楚你控制不了的事物,不要瞎较劲儿,或者怨天尤人。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理性,这是清醒而优雅的活法。

破解你的生命逻辑

你什么时候怀疑过自己的想法?

我对自己的女儿是真爱吗?(我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怀疑)

我旧有的想法:孩子和长辈说话应该尊重,孩子应该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包括家务活以及经济付出,孩子应该懂事,听话,一旦孩子达不到我心中的标准,我的感受就会不好。

在旧有信念的主导下,我曾多次与女儿发生不快,女儿也向我表露过深深的不满,女儿说,难道就因为你是我妈,我就该全听你的吗?

听着女儿这样说 ,我会很生气,很不能接受,也会责怪女儿。

我在“理解”这个活动,又联想到了这些,忽然,我感受的触角捕捉到了一个让我心惊的词语“厌恶”。

我难道“厌恶”自己的女儿?

根本不可能,我是那样的爱她,自由联想,“啊,我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想到了妈妈面无表情冷漠的脸,想到了妈妈僵硬的身体”,没错,这些画面被幼小的我捡选了,形成了自己的生命逻辑。我从妈妈对我的反应中,我读到了“如果我不是妈妈心目中的孩子,我就是被妈妈厌恶的”,也许这样的心念已经进入了我的潜意识。

妈妈在无意识地给我留下这样的认知:在这个家里,只有妈妈最辛苦,最有能力,其他人都看不见她的辛苦,我们最好躲在她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或是表示认可与看见,这是妈妈需要的。

“妈妈”,我听到耳畔传来女儿亲切的呼唤。不对啊,女儿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这是潜意识在跟我说吗?“孩子是属于她自己的,真爱孩子,就要做有格局的容器”。

自己固有的生命逻辑,也是保护层,就像是我们的外壳,用来和世界打交道时保护自己。

我的外壳,“以自我为中心,求认可,指责他人,冷漠,不善表达,让别人猜。。。”,引起对方“内疚、不知所措的”的感受来折磨最亲的人。肢体语言僵硬,脸部表情冷漠。

接纳了现实,有意识的突破原有的生命逻辑,我才有希望改变,才能经营好家庭关系。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是这样,原生家庭的外在笼子不见了,但我们内在还有一个笼子。所以,我们需要去认识它,从而逐渐破解自己的生命逻辑,最终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想象你有一把锋利的刀子,你非常善于使用它切苹果,这件事你做得太漂亮了。那么,当苹果切好后,你舍得放下这把刀子吗?刀子,是思维;苹果,是痛苦之身”。

要小心你那些特别引以为傲的品质,这些品质最初用来处理痛苦的。如果你太爱你的那些引以为傲的品质,那么,为了滋养它们,你会不自觉地重复追寻一些类似的痛苦。因此,你会不断地陷入人生的轮回。这些相似的痛苦,就是你引以为傲的品质的养料。

苹果与刀子的比喻,讲的是每个人自己范畴内的东西。而如果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则可以有另一个比喻---内心的钩子。

人与人之间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就像是一个人要去你家里挂衣服,但你家里必须有钩子才能挂得上。若你根本没有钩子,他发现没地方挂衣服,自然就会放弃。

第六章 身体

聆听自己的身体,可以做做冥想,扫描式感受身体。

当我们感受到身体某部位冷、热、痛时,请把精力全然的关注在身体的这些部位上,可以自由联想:当有这些感受时,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然后还会想到什么……,保持身体不动,让这些感受自由的流动。

比如:冥想后或是从恶梦中醒来,请保持身体不动,让痛苦在身体里自由流动,感受之份痛苦,请不要和痛苦较劲儿。

解梦的办法是角色代入和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回忆梦中最深刻的部分,体会其中的感受。然后问自己会自然而然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角色代入,就是专注地去看梦里的那些意象,然后想向你进入它们,成为它们,然后看看它们想说什么话。

第七章 情感

情感是思维和身体两个主题的延伸,情感是灵魂的证明。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感到苍凉。

心理学家比昂有一个非常有穿透力的表达:关系的实质,是看谁传递焦虑,谁承接焦虑。传递焦虑的,是关系中问题的制造者,而承接焦虑的,是在承受问题的制造者的痛苦。

阿尔法功能”:一个人忍受不了的情感就是贝塔元素,阿尔法元素就是能够忍受的情感。把贝塔元素转变为阿尔法元素的功能就称为阿尔法功能。

去毒化”就是一种阿尔法功能。

孩子心中攒了太多的无助与恨,这就是毒。毒多了,孩子就承受不了了,成了贝塔元素。孩子会把他投射给父母,而父母经过自己的处理,减轻甚至转换了其中的毒,再把它们还给孩子。于是,此前不能承受的心灵素材成为可以承受得了的,甚至还成了滋养性的心灵养料。

“去毒化”“阿尔法功能”让我想到了我和女儿之间发生的不和谐瞬间。作为妈妈,我的作法并没有完成这样的转换,反而用高声、用严厉的断喝来压制孩子“你跟大人怎么说话呢?有话不会好好说吗”,这样的行为不是爱,是高压,是焦虑传递与制造。

当女儿表达不满,而我也生气、情绪升起时,我和女儿之间的情感联结就被切断了。而当我理解了女儿负面情绪的背后的积极需求,向女儿道歉、与其共情,然后共同解决问题时,我们之间的联结就会重新恢复。

让联结恢复,就是爱。对人性的容纳、看见和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联结的做法,就是爱。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对于生命,
我们最大的功课,
就是成为爱!
走过千山万水才发现,
我是一切的根源,
爱是一切的答案。
---摘自朱梅英老师《成为爱》

已完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mz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