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本书,叫作《孤独:回归自我》,这本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孤独进行了解读,令人信服地驳斥了重视人际交往、视孤独为病态的传统观点。它让那些天生不爱交际的人摆脱了没有归属感的焦虑,让他们安于孤独。”
书中的观点,确实颇令喜欢孤独的人们感到安慰。而我更庆幸的是,在听到这本书之前,已经很安于和享受孤独了。
最近一两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接纳。
我接纳自己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热爱孤独的人,也越来越享受这种性格所带来的好处。
可曾经的我不是这样的。
【1】
在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于自己的不擅或者不享受社交感到一种深深的自卑,或者说不自在,我不愿意光明正大地承认自己是个内向的人,是个更喜欢独处的人。
毕竟这个世界的物质部分,主要是外向者所掌控的。
在那时的我看来,承认自己偏于内向,喜欢独处,相当于承认自己是个LOSER,承认自己不合群,甚至是个怪人。
于是,我努力地去做一个奉献者、热心人,从不拒绝别人的邀请,笑脸面对所有的人,想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不爱社交。
其实我自己真实的内心里,是更喜欢独处的。
当我努力去扮演一个合群的人,我会感到很累,很不自在,甚至,感到分裂。
还好,岁月给了我勇气,也给了我智慧,让我看清楚了真实的自己,并且不再和自己的天性对抗,而是开始享受它的好处了。
【2】
孩子刚上初中读寄宿以后,很多朋友会因为孩子突然不在身边而感到惶恐,不适应,孤独寂寞冷,可是我一点这样的症状也没有。
我很享受有大把独处时光的日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顾虑孩子。
疫情期间宅家那么长时间,我也没有出现被憋坏了的症状,反倒趁着时间充裕,认真读了几本书,认真写了不少文字。
其实,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本质是孤独的,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孤独更会加剧。
人们可能会常常陷入孤独的境地,会经常找不到朋友说说话、逛逛街,有时候想要约个饭都不容易。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快乐和悲伤,都得自己独自承受,独自消化。
一个不能享受孤独的人,恐怕是常常要被寂寞、空虚所困扰了,如果不是,那就只能去寻求刺激来填满空虚。
而我除了莫名的情绪低落阶段以外(这与身体状态有关),大部分独处时光我都非常享受。
【3】
在独处的时光里,能做的事太多了。
读书、写作、烹饪、摄影都是需要一个人去做的事,跑步,逛街,旅行,听歌,是可以一个人做的事。
我更享受一个人去做,去感受,去体验,事后再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分享出去。
事后交流感受,而不是在体验的当下被交流所干扰。这样,既享受了孤独,又得到了分享的快乐。
在现实世界里,我也享受那种既在人群中、又不被人所干扰的状态。
我特别喜欢骑共享自行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看到许许多多和我骑一样车的人们,这会让我感到一种在人群中的安全感,又不会被这些陌生人所打扰。
相当于,我既享受了热闹,又享受了孤独。
【4】
写作也是一种需要独处才能做的事。
喜欢写作的人,内心大多是比较喜欢独处的,因为写作是最需要不被打扰的,写作也可以对抗孤独带来的副作用。
跑步也是如此,虽然有人并肩奔跑的感觉也很好,但是一个人跑步会更加自在,思维会跟着脚步驰骋,这时候,如果旁边有个人要和你说话,也许是一种打扰。
我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做菜,如果有人在旁边看着,就会不自在,但我非常乐意做完后分享我所做的菜。
我越来越发现,独处和热闹,各占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二十,可能是我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完全的独处,长期不和人接触当然是不行的,但热闹占比稍高,我就会觉得心累。
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经接近这个比例。能够达成这种状态,跟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5】
当你开始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老天爷也会来帮你。
半年前,一份适合我的工作找到了我。
是的,是工作找到我,不是我找到工作。
这个工作,虽然是和一大群人一起办公,但需要打交道的才1-2个,其他都是点头之交。工作外一起吃饭、散步的同事,在工作上又是毫无交集的,因此没有任何交往的负担,更不会有任何的勾心斗角,利益争夺。
而和我长期协作的,只有一个同事,还是远程协作。
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自己独自工作,独立思考,然后把阶段性的成果拿来和这个同事讨论。
简单说,基本就是做好份内的事,管好自己就行。
虽然工资不高,但我的确享受这种状态。
我想,这也是我接纳自己就是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更喜欢独自做事以后,老天爷也明白了我的需求,因而给到我的一种待遇。
对此,我也心怀感恩。
【6】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并且接纳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从而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活法。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成熟了。
真小实
2022.3.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