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灶1班】读好书
【1214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五

【1214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五

作者: 奕品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22:59 被阅读0次
【1214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五

茶的采制工具

001 《茶经》罗列了唐代饼茶生产所用的工具,经1200多年的历史,这些生产工具显然已经落后,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工具与成茶品质的关系。

002 《茶经》中的采制工具列在第二章,不是偶然的,通过这些采制工具可以看出,唐代的饼茶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003 人工采摘茶叶的好处,主要是可以保证按采摘标准采茶。

人工采摘的缺点是费工太多,特别是大面积的茶园,在摘茶旺季,劳动力的供应成为极大的问题。

004 在唐朝,采茶的用具是竹篮。竹篮通风透气,可以避免鲜叶叶温升高,发热变质,同时,还可手提背负,或系在腰间,便于采摘。竹篮成为我国普遍的采茶用具。

005 唐时,蒸茶工具,共有五种,即灶、釜、甑、箄、叉。具体地说,就是没有烟突的灶,有唇口的锅,木质或瓦制的圆筒形的蒸笼,竹制篮子状的蒸隔,再加一个是有三个桠杈的木叉。

【1214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五

006 饼茶是一种压制茶,压制后,形成了一定的形态。唐时饼茶的原料比较粗放。因此,在压制以前,有一道“捣”工序,是使原料碎烂。

007 原料碎烂,就可装模和紧压。而后摊晾,使其定型。饼茶的成型过程也就完成了。

008 饼茶成形以后,含水量很高,现在蒸压茶,出模时一般水分含量在15%以上。

009 茶叶的干燥程度常以含水量来测算。现在的叶、碎、片、末茶,一般要求出厂时的水分在5%左右。

010 干燥度,因茶类不同,不能定出一个适用于各类茶叶的统一的标准​。

相关文章

  • 【1214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五

    茶的采制工具 001 《茶经》罗列了唐代饼茶生产所用的工具,经1200多年的历史,这些生产工具显然已经落后,但是我...

  • 【1219读书打卡】茶经述评十

    001 绿茶生产以炒青、烘清两种为主。炒青绿茶因制成的毛茶外形不同,分为长炒青和圆炒青。 002 长炒青经精制后称...

  • 【1218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九

    001 黑茶的名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在明代嘉靖三年(1524)御史陈讲的奏疏中。他说“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

  • 【1216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七

    001 在雨水多、气温高的季节,芽叶很容易长大变老,所以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说法。 002 过去,许多茶区只采春...

  • 【1217读书打卡】茶经述评八

    001 从唐、宋到元代,绿茶制造,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蒸青工艺技术,其产品的演变是,从大饼茶到小龙团,由团茶到叶茶...

  • 【0121读书清单】茶经述评五

    001 饮茶风尚传到日本以后,把煮茶、品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茶道,茶道吸引了我国宋代大寺院中的行车仪式,可...

  • 【0126读书清单】茶经述评

    001 《广雅》说:“在荆巴一带,把茶树的鲜叶采下来制成饼茶,叶子老的,要加用迷糊才能做成饼。调煮饮用的时候,先把...

  • 【0127读书清单】茶经述评

    001 《茶经·七之事》中的历史资料,共48条,其内容可分为医药、史料、诗词歌赋、神异、注释、地理和其他等七类。 ...

  • 【0105读书清单】茶经述评一

    001 要把各地的水一一加字品评,除了要有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评水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评水的外界条件。 002 唐...

  • 【0109读书清单】茶经述评二

    001 茶区的扩展,无论经由水路或陆路,大致是沿着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的方向发展的。 002 茶区扩展的历史来看,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14读书打卡】《茶经述评》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ol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