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趋势是,数据时代信息分享渐成潮流。
亚伦斯沃茨的经历:
- 19岁参与创建的reddit被收购,价格未公布,预计1000-2000万美元
- 有名的程序员兼政治活跃分子
- 和互联网名人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和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是朋友
- 哈佛研究员
2010年他从JSTOR下载500万篇论文,导致他被法院起诉。
在孩童时代参与“自由文化运动”,这个运动主张:
- 互联网世界里应该取消而不是竖起信息分享的屏障
- 网络应充当馆藏无限的图书馆,而不是书店,其中内容应该对所有人开放
自由文化根植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概念要回溯到最早的版权法。作品到期,就进入了公共领域:
- 不用付费
- 不用任何人许可
- 免费试用、修改、随意分享
1790年,美国通过第一部版权法,版权保护期14年,可以延长一次,留给公共领域的空间比较充裕。斯沃茨下载论文的时候,版权法已经延长到作者去世后70年,公共领域就缩减了。
很多自由文化的拥护者认为应该缩短版权保护期限,扩大公共领域。而出版商、唱片公司、软件生产商等文化行业的人感到恐惧,因为维持信息稀缺是他们的谋生之道,他们认为未经许可在网上分享不是“解放”,而是“盗窃”。
斯瓦茨本身的性格原因,遇到什么事情他不愿意请求其他人的帮助。
2006年他写过一篇《通才宣言》,倡议读者对待应富有远见,不应故步自封。比如软件工程师不应满足于调试计算机程序,而要想想如何将自己的才干用于“调试”世界。
他承担起“应用社会学家”的责任,致力于为改善社会指定合理的策略。“拯救世界”一直是愿望清单的首位。2011年起草了《如何拯救世界》的白皮书。提出八项政策。
他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就是被僵化荒唐的体制所束缚。
他拒绝穿正装,称它们是“权利差异的外化证明,将不平等以特定形式加以巩固”。
他对食物过分挑剔,只吃清淡的白色食物,如干麦片、白米饭、必胜客一人份的奶酪披萨。
2013年1月11日,斯沃茨自杀。
当前是一场数百年大辩论的拐点,事关信息在全社会的流通方式,事关加速或阻碍信息流通的法律和技术。
企业家和未来学家斯图尔特·布兰德在1987年出版的《媒体实验室》提出“信息共享”这一观点。他也是《全球概览》的创始人。他说:
信息的传播、复制和重组成本如此低廉——低廉到根本无法计费,所以需要信息共享。但对于信息接受者却是无价之宝,所以信息又是昂贵的。这种矛盾永远存在。每一轮现金设备的问世只会导致矛盾的加剧而非缓解,随之而来的对于价格、版权、知识产权,以及任意传播的道德正当性的激烈争论更是绵绵无绝期。
这段话正好描述了我们今天所处的状态。
理想主义者们希望打造网络的终极图书馆,全面开放,属于每个人。在现实世界却总是被否定的答案所限制。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会和内容产业在版权问题上一直鼓吹应该严惩版权保护期限,加强对侵权者的处罚。
互联网的信息有很多,供富有好奇心的人们自由选择,完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迪。而很多资料都藏在收费墙后面,或有各种限制让普通人难以获得。
斯沃茨的遭遇并非单纯的个人悲剧,它也同样发生在那些正在不寻常道路上艰难摸索的人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