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2】心理合一,回归本源。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1】心物合一,执守中道。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6】格物致知,回归天理。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74】回归教育之本,让孩子爱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30】至诚无息,成己成物。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1】尽心知性,天人合一。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8】回归义理而动,不要舍本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9】诚意正心,活得真实。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7】诚意正心,未发之中。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63】积极入世,敢于担当。
【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原’数说标示学者,指为晚年定论,此亦恐非。”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其或不可以从之于井欤?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欤?是皆所谓理也。是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果出于吾心之良知欤?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夫析心与理而为二,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之所深辟也。“务外遗内,博而寡要”,吾子既已知之矣,是果何谓而然哉?谓之玩物丧志,尚犹以为不可欤?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你来信说:“听说您对学生讲,所谓的‘即物穷理的说法就是玩物丧志’,又取朱熹的信中所说‘厌繁就约’、‘涵养本原’给学生看,并且指定为其晚年的定论,这样不对吧。”
朱熹所谓的格物之说,就是在事物上穷其理。即物穷理就是在事物上探求其定理所在,是用我的心在事物上探求定理,将心和理一分为二了。在事物上求理,就如同在父母那里求孝顺之理。如果在父母那里探求孝顺之理,那理是在我心上呢?还是在父母身上呢?如果是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不在了,那我们内心就没有孝顺之理了吗?我们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了,肯定有恻隐之理,那这恻隐之理在小孩身上,还是在我心的良知上呢?你是要跟着跳到井里呢?还是要搭把手救他呢?这些都有定理在。这定理是在小孩身上呢?还是在我心的良知上呢?这些都是例子,万事万物之理都是这样,我们可以分析出将心和理分开是不对的。这就跟告子的“义在心外”是一样的,孟子对此也做过深入分析。“务求于外而遗失本心;追求博学而不得要领”,你已经知道这样不对,为什么还这样说呢?说他是玩物丧志,难道不可以吗?
我所谓的格物致知,是将我心的良知作用于万事万物上。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将我心良知的天理作用于万事万物上,那么万事万物都得其理了。致我心的良知,这就是致知;万事万物都得其理,这就是格物。这就将心与理合二为一了。将心与理合二为一,那我的说法,跟朱熹晚年的定论,就不言而喻。
心理合一也可以理解为心物合一。良知就是心性,理是事物的表征,这就是物性。心性是物性的代偿,但两者是归一的。如果我们将心和理分开,就好比我们把知和行分开一样,就做不到一以贯之。为什么要一以贯之呢?道本身就是个一,然后才生二生三,所以把握天道的本源,才能明白心理合一以及知行合一的出发点。一切都为了最终目的服务,这个最终目的就是唯一性,这样做事情才符合道的规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