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普通人到读书博主: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塑造个人IP

普通人到读书博主: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塑造个人IP

作者: 下雨了心乱 | 来源:发表于2024-06-19 22:38 被阅读0次

我发现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优秀了,不是嫉妒,只是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使我困在当下里出不来。

孩子说,你为什么还不去上班?一个人在家呆在多无聊啊?

父母说,你一直说你忙碌,你赚到钱了吗?

老公说,你多出去转转,多和好朋友出去玩一下!

我却说,我很忙,却是那种忙得不可开交,见不着几个钢镚的那种穷开心。

当周围的人,以为你肯定是赚钱儿开心,虽说大家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可我却哭笑不得~

这大概是成为做自媒体人,起步阶段多数人的现状吧。

又或者我这类人,因为看中的是个人成长带来的长期复利效应,忽视了短期收益这个观点,才会让自己如此痛苦和焦虑吧。

比如,做直播阅读这件事,长期没有很好的数据反馈,我出现了消极情绪。每天到了时间点,我开始思考要不要读书,要不,今天就不读吧,反正读不读书区别不大。即使今天完成了,明天又会开始同样的纠结。

不读书,前期的努力白费了;

读书吧,说不定只会更加浪费时间。

再也不是立即行动,少了认真做的那种激动 了。

做这件事的惰性,已经需要很大的自我控制才能战胜它

又可能是陷入了一个瓶颈期,因为读书阅读这件事,毕竟是小众爱好,又有多少人愿意在直播间长期认真听你读书呢?

你想想你自己,会一直认真去读书吗?

我必须让自己重新调整大脑操作系统:要么用价值归属感、要么用能力喂养你、要么用金钱来刺激你的动力。你不是想要赚钱吗?那就思考,选择一条靠近钱最近的路径来刺激自己的成长。

既然用户不喜欢读书,如果你是用户,你想要什么样的方式读书呢??

我自己读书,恨不得将这本书别人撕碎了嚼烂了喂给我吃,谁愿意花时间去一个字一句话去诵读呢?我是用户,想要追求的能立竿见影得到答案的书籍。

你需要了解用户的每个问题和需求,及时能够给与答案,给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拿到可预见的结果。用户不想花时间去了解书中的每个文字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

这就相当于,你去药店买药,医生先知道你的症状,推荐适合你的药。而患者不需要知道每个药它的组成成分和制药过程。医生可以描述吃了这个药会有什么样预期效果——药到病除。

当然,我的成长诉求是直播,倒逼自己读书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口才、练习自己的控场能力,你是可以做直播阅读,但从变现的方式来说,直播读书没有多大的意义。

特别是对我这种普通人,半路出家就想杀出功成名就,恐怕落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局面了

                                                                                       一


那么,要不要继续坚持读书呢?当然需要,做离变现最近的事。

要么卖书、要么卖课、要么卖自己(做个人IP),或者以上路径全部安排。

这是个艰巨且长期的事业,只有熬、不停熬、长期熬着。

第一:卖书

你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讲书人,每本书拿起来,你能提出话题,结合书中作者观点,解决用户的需求。你得看得足够多的书籍,信手拈来每本书中阐述的观点。了然于心才能让人信服。此时,你就是个卖书小能手,天天讲述每本书的内容,吸引大家产生购买欲望,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第二:卖课咨询

针对某个系列问题,形成体系化的专家,你能够为别人提供咨询,针对性解决该类型的问题,比如管理者、心理咨询师、演讲演说家等等,这个行业里所有的书籍,全部都能讲出来,针对性为用户解决需求。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赛道,深耕细分领域,持续不断为别人做咨询和交付,以课程为载体为大家做服务。

这也是读书变现的途径。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径,完成难度指数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卖自己(做个人IP)

这个完成系数会比卖课更难一点。卖课程只需要根据针对某个课程,体系化的学习和分享做成产品。

而做个人IP,需要你更多去研究人性,别人的心理、大众需求是什么,有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个性化标签,将生活经验变成了知识,变成了情绪价值。用户看到了你想要让他看到的东西,换取你想要的东西。

这个与卖课最大区别是,卖课可以是解决用户的问题,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卖课是针对性解决用户的某个问题。而个人IP是你将自己产品化,将人作为载体去传播。跟用户一起笑、一起苦,用户的困难你都能懂,你的焦虑,用户也能感知到。

做个人IP的复利效应是:你做什么,可以影响到用户的选择倾向。

可是,这样的人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们生活是否有这样的意识领袖呢?

别说,我见过、我们每个人都看过。

比如董宇辉、张雪峰、雷军,每个人都拥有特别强的超级个体IP品牌能力。

我会因为董宇辉一句话买了一堆贵的离谱的大米,因为他说:“其实人的语言是可以有美的,我没有卖米,我只是在三餐四季,我只是在说纸短情长,我只是在说大江大河,我只是在说人间烟火。”

每句话都说在了我的心坎上,于是我在直播间买了四袋米。

因为喜欢雷军这个人,我会一直购买小米系列的很多产品,难道这个品牌的东西就是特别好吗?不是,因为他的为人踏实、低调,他的产品跟它一样,会一样的踏实、实用。

                                                                            二


这也是第一次系统描述我的大脑里,我想要的商业路径是什么,什么样的定位才是更重要的事实。

这个灵感来自TED演讲中《优秀的人是如何训练大脑的——学习思维方式》中,提出了四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认为非常好用,分享给你:

1、告诉你的大脑你想要干什么

2、用非常详尽、正面、有力的描述性语句来说明,这不是积极思考,而是重新设计你的大脑已取得成功,且是各个层面的成功

3、改变大脑里的画面和语言,说出你为何感觉槽糕以及让自己变得愉悦的体验

4、把熟悉的事变得陌生,陌生的事变得熟悉

接下来,我也根据这几个方向,给自己的大脑逐一梳理明确的目标:

1、我告诉大脑我想要成为超级个体,长期成长者、长期践行者

2、我要通过每天读书升级大脑系统,培养销售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内容创作能力、共情能力,每种能力都是不可替代的财富积累

3、读书很枯燥,每次读书就会犯困的消极情绪转为享受被喂养成大胖子的感觉会不会很好,每天与学者对话,已经是最低廉的成本了,我以小博大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4、电脑写作很熟悉换成陌生的语音输出长文章,默读文章很熟悉换成陌生的直播阅读,重新来定义每项技能的刻意练习方式,随时保持新鲜感,更具挑战性。

                                                                               三


那么,现在的我,到底到了哪个水平呢?

我想,啥也不是。我想卖书、卖课、 卖自己(个人IP)能不能实现?

答案是,可以。立即去做

哪怕处于起步阶段,打桩阶段,

也没关系——先好好将自己养一养,只有德行配位的成长才算稳稳当当的。

我三年前给自己的定位是,为新媒体运营,给各大商家提供各种营销方法,解决用户线上获客问题。

比如去年的婚庆公司,建立各个平台自媒体账号,发布行业视频和动态,实现了从线上获客到线下成交的一个完成链路。但是我忽略了一点,线上推广固然很重要,但是推广别人看到了,你的产品必须足够好,才能为用户停留。如果你并不能为用户提供很好的价值,即使你花大量的时间推广来大用户,也无法完成持续成交和交付,也是对品牌的一种损失。

因此,做新媒体运营,它不仅需要满足小的闭环,更多的是从线上、线下一起努力配合交付的结果。如果单方面努力,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就像是你卖课、卖书,现在平台给你足够好的流量,你的控场能力不行,仍然做不出好的数据,依然会造成用户损失。还不如趁着当下流量不怎么好的时候,趁机多训练自己的能力,不仅仅是读书能力,更多的是综合能力培养。

内核稳,才能真正成为强者。

                                                                                   四


抓住风口的猪,不会飞也会飞,当前是个什么样趋势呢?

大家都知道,线上推广的强大,是可以增加你的曝光量,让足够多的用户看到你的品牌,筛选出精准用户。

这就是互联网的流量给实体店带来的好处。

如果想获得做大做强,拥有了上述思维,可能只是个入门级的营销思维,只是具备了打开流量的窗户。

个人职业发展与时代趋势之前如何结合,更大限度发挥优势呢?

如果想要资深级的新媒体运营者,其实本身就需要有的不仅仅是用户知道这个品牌,更多的需求是如何让用户长期以往锁定你的品牌,这才是用户对你这个品牌形成的品牌依赖思考——忠诚度。这或许当下很多企业商家,想做而迫切想要改变的现状,这毫无疑问为我实现读书变现给了一些方向。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领域的思考了。这也是当下每个商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了——个人IP品牌效应。你可以看到,当下很多创始人都出来做个人IP了,小米雷军、周鸿祎、格力董明珠等等。

商家已经不满足于,围绕产品营销的层面需求。更多需要的是,能够追随你这个个个人品牌,你这个人给用户带来多大的信任度的问题了。

我们身边时常刷到的什么知识博主、网红等等,你为什么能够记住他,为什么会买他的课程和推荐的商品呢?

肯定是因为你的某个需求被满足了,然后你被他的某个点吸引了,产生信任自然就买了呗~~·这些人他们都有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个性化标签,他们无一例外地将生活经验变成了知识,我被吸引了,于是被成交了。

我为他们的价值买单,要么是物质价值,要么是情绪价值~~我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一点也不亏的。学习、读书一定会增长自我的见识的必要条件。

而我想成为那个优秀的读书博主,强IP的超级个体。不仅仅因为自己是读书这件事让别人看到,你得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为终极目标,用你的真情实意打动别人,你的用户才会为你的价值买单。而是要我真正能够匹配上这个人,品德和能力一样达到了这个水平。否则,就会出现德不配位的失败,及时你站得高,随时也会跌落。

                                                                                      五


商机无处不在,现在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以前是单纯靠硬广,可以宣传,

后来发展软广植入,做宣传;

而现在的用户,更想看到的是人的蜕变过程,有缺点、有优点,当你逐渐成长的那个过程,也是你与用户逐渐建立链接过程,从认识、认知、熟悉到信任,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那么,我们作为新媒体人,也是不再满足做个运营了,更多是成为那个品牌养成式的见证者,从打工变成了那个合伙人的模式才能更好做出品牌。

我不知道,写我思考的经历,演变成这样的商业分析过程了。

但是,所有的每个想法,都是我看到、我认真思考过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抱着现有的知识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逐渐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时刻保持这种危机意识,做自媒体,与时俱进才是王道。

当然,我也是通过这些年的从业经验,逐渐认清了这个现实。

我想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不想成为那个拿不出什么成功案例的新媒体人,于是,我就不停折腾、不停地用实际行动来验证自己的臆想。即使现在啥也不是,丝毫不影响我在努力探索和耕耘,毕竟是为了能够实现一边成长、一边致富的理想

未来几年,每个实体商店的创始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是必然趋势。既然是硬性需求, 我就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持续创作,持续曝光,将用户培养成认可自己的人。

所谓的新媒体营销手段, 也会演变成人们对内容需求的增加。而短视频拍摄剪辑、针对性文案需求也会突飞猛进的增加。

谁拥有了创造好的内容、共情力好的能力,谁就可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因此,我是把自己当成未来的内容操盘手来培养,不用太在意现在状态,未来五年、十年一直成长,一直持续不断创作,就会呈现与别人完全不同的状态。

而别人靠着出卖时间、身体赚钱,我是靠着脑力复利增长,不会因为年龄增加而退化,反而因为积累惊人成长,我是不是就超越了别人很多呢?

同时,我还拿着自己做主角的成功案例,让别人真正看到了结果的真实新媒体人,这个差距和效果,是不是甩别人一大截呢?

将自己当成案例来养,真正培养自己的软实力、硬技能,每一步稳稳当当的成长,直到某天真的是德位匹配,加上顺应时代趋势,一定会水到渠成、拿到理想中的结果。

想想就是爽文女主、做梦都会被笑醒了~~~~~

写好了这些想象,我再也不焦虑了——大脑接收的信号也从疲倦转为兴奋了。

坚持梦想的路上不拥挤,到达终点的路一望平川,走少有人走的路,坚持自己的梦想,一定就会梦想成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通人到读书博主: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塑造个人IP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pq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