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哲学语言学对语言的定义为:语言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确实如此,语言用于传递信息,而信息追其根源皆源于这个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将信息反映至人脑,每人因认知不同,对信息的获取及加工也不尽相同,进而形成信息的主观映像,但其主观愿望亦尽量趋于客观,加工后的信息经表达,形成语言。
那么这个客观世界或者狭义上讲,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何呈现信息呢?
物质+运动
客观世界最根本的特性:一是物质的,二是绝对运动的。
因此,我们在用语言描述信息时,从根本上讲就是描述物质运动,而这一抽象的"物质"指称什么呢?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指称对象是事物,包含了事件,物体,有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如情感,思想等等,而其本质皆为客观物质,其运动则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信息描述时,我们的描述主体称为Subject,简称S,运动为Verb,简称V。但有时主体发出的动作是需要借助第三方即客体Object辅助完成的,简称O,如:I beat him. 这样的动词称为及物动词;而不需要借助客体,主体便可独立完成动作的动词则称为不及物动词,如 I run. 因此作为最小意义单位的句子,其基本结构可以统一为:
S+V+O
然而语言在对信息的具体描述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限定与修饰。无限定或限定不清,则描述的物质与运动无指向或指向模糊,均导致信息无效,而无修饰或修饰粗糙则导致信息丢失严重。
对物质的限定修饰是通过定语(Attributive)来实现的,而对运动的限定修饰则通过状语(Adverbial)来实现,分别简称为Attr.与Adv., 在这里,为求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将Attr.用Adj.代替。
在此我们可以对英文句子下一个这样的定义:一个句子是来描述一个什么样的物体做着什么样的运动。其结构如下:
2. 英文句子可以是棵参天大树如图,箭头代表修饰关系,主体与客体作为物质,都需要被定语限定修饰。运动被状语限定修饰。在之后,我们为形象化,将物质称为物体。
通过这个结构我们需要深刻的认识一个道理:一个句子无论其信息量如何巨大,结构如何复杂,内容如何冗长,思想如何深邃,都只包含五大部分,即:主,谓,宾,定,状。之所以有些句子少于这几部分是因省略所致,至于补语、表语等基本语法成分称谓则被整合于该结构内,之后再作解释。
如下句:即便句子冗长,但只有五大成分。
2. 英文句子可以是棵参天大树该句中下划线蓝色部分为S, 红色为V, 绿色为O,黑色为Adj.,黄色为Adv.。
至此,我们要引入一个语法术语--从句(Clause)。何谓从句?比如定语从句,从其功能来说与形容词无异,起限定修饰作用,而一句话中之所以使用定语从句则是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形容词来实现其限定修饰的目的,一般是因信息量较大导致。同理,如主语从句的使用也是因很难找到合适的名词或代词或其他更简洁的形式来指称描述对向,比如"我上文说的内容很难理解"这句话中,"我上文说的内容"这一指称对象方便使用主语从句,如:What I said above was hard to understand.
有一点需要明确,从句也是句子,因此也包含五大成分:Adj.+S+V+O+Adv.
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部分要开始了:
如果 1. 一句话中这五大部分,除了V之外,若因如信息量的原因,无法用单个词表达,只能借助从句。2. 该句的主体发出的动作V并非单一,而是多个动作,比如我可以一边思考,一边走路,一边讲话,一边观察观众的反映,所以主体可以同时发出多个动作,可以表示为nV。
因此,从结构上讲,在这种情况下,句子成分都需要被从句代替,这种方式称为嵌套。
那么句子会形成下图结构:分为上下两层。
2. 英文句子可以是棵参天大树如图所示,定语位置嵌入的从句叫定语从句,主语位置则为主语从句,同理产生宾语从句与状语从句。
我们再进一步,如果第二层中的定语从句中的主语成分因信息量的原因也需要嵌入一个从句来表达,主语从句中的宾语也需要嵌入从句,宾语从句中的定语需嵌入,状语从句中的状语也需嵌入,按照该逻辑,一直嵌入下去,则形成如下结构--英文句子的树状结构图--一棵向下生长的树。
2. 英文句子可以是棵参天大树从该结构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疯狂的结论:一个英文句子是可以无限长的。因为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无限的嵌入下去,只要有足够的信息来支撑。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句子的纵向,我们可以进行无限嵌套,而横向上我们也可以进行无限叠加!比如我们的描述对象可以是多个,同样的道理,定语,宾语,状语也可以是无限多个。莫非一句话真就可以写成一段话,一篇文章,一本书,无穷尽也?且复杂的各部分内部居然也可以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然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见到过非常长的句子,因为当嵌套多层后,由于信息量过于庞大,我们已经很难分辨出层级关系了,比如某处的谓语动词V是第一层主干的V还是某层深处的V已经很难辨别清楚。另外,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传递有用的信息,无用的信息是没有必要提出的,刻意的提出反而会引起语义混乱,不知所云,而且信息传递也提倡效率。因此语言崇尚简洁,从结构上讲,能用单词,不用短语;能用短语,不用从句;能用一层,不用两层。所以英文句子表达有规范,读写中,由于信息接收时间相对充裕,方便理解,一般最多嵌套至第6层,而听口中,因时间压力,一般嵌套至第2层。
如下句:嵌套至6层
①Behaviorists suggest ②that the child ③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④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⑤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⑥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译文:行为主义者的看法是,如果一个儿童在有许多刺激因素的环境里长大,而这些刺激因素能够开发其相应的反应能力,那么这个儿童将会有更好的智力发展。
中英的思维差异在语言表达有根本的区别:中文是听者负责,而英文是言者负责。所谓听者负责是指听者负责把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自行补全清晰完整,而言者负责是指说话的人负责把信息说清楚。关于中英思维差异这点,笔者会在另一篇中专门解释。因此从上一例句中可以体会到"言者负责"这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将观点通过层层嵌套表达的清晰具体的。
总结 | 英文句子的本质是阐述一个什么样的物体做着什么样的运动。无论一句话的信息量如何复杂,其结构也只包含五大部分:主谓宾定状。语言崇尚简洁,为求表达清楚,其结构可以是一棵小小树苗,但也可以是一棵参天大树,倒立生长。本体系把构成英文句子树型结构的这种思想提炼为八个字:横向叠加,纵向嵌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