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
晚上和父亲发视频,他又在加班。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这已经是近几个月第N次被抓到加班了。起初我还不知道,有一次妹妹跟我打电话,说爸爸最近一直加班到很晚,怕身体吃不消,让我跟着劝一劝。于是我便留心起来,偶尔发视频查岗,被“逮”到后,他只是尴尬地笑了笑,黝黑的脸上堆满了褶子,在工地昏黄的灯光下露出一口大白牙。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和村里大多数普通的农民一样,在种植的时节回家乡耕地种田,其他的时候进城做苦力。近些年,随着我和妹妹成家立业,田地也承包出去了,村子里务农的人也少了。父亲就常年在外打工,他去的是工地,做大工。
他年轻的时候很能吃苦,那时工地上机械化还不是很普及,很多事情只能靠人力去做。几百斤重的石头和材料,全靠他们身体抬,有时是从卸货处搬到工地,有时是从山脚搬到山腰。小时候,夏天父亲会光着膀子,显出胳膊上粗壮紧实的肌肉,让人看着踏实安全。近些年,父亲的鬓角爬满了白发,发际线越发靠后,身材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强壮,身影看着低矮了些。
我和妹妹也知道,父亲有自己的主意,打定了无论如何劝说也是改不了的。他常用的一套说辞是,我年纪还不大,还能干的动,你看大伯、小姑父年纪比我大,现在也在继续打工呢。于是,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让他注意休息,多补充营养。
村里,父亲那一辈的人,基本上都靠苦力养家糊口,但随着子女成家立业,生活渐渐好转后,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仍在异乡汗流浃背地劳作。他们内心的想法很简单,不给子女添麻烦,多存点钱等干不动了拿来养老。所以,在农村经常看见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还在打工干活。
农村的老年人,他们除了基本的医保,没有更多的保障,如果不多存点钱,等到老了只能靠子女接济。他们觉得子女在城市里背负着房贷,还要养儿育女,又不情愿给子女添麻烦。他们这辈人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年代,深切地知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无奈。所以,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挣钱存钱,钱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尊严感,是他们养老的底气。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辈人很节省,甚至于“抠门”,能为了几块钱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很少花钱,物质消费可以到极简化,子女们给的钱,转身就存起来了。他们没有退休金,除了存钱没有别的退路。这一辈的农民造就了辉煌的时代,而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的时候,又把他们拍在了泥泞中,任其苦苦挣扎求生。
父亲说,存够20万就不干了,我知道即使达到了,他也不会停下。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和妹妹会给他们一些钱,尽管他们推脱不要,但我们仍是给,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父母养老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