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

作者: 霞光十色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2:45 被阅读0次

任何高级技能都得有一个理论基础。说服力的理论基础就是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非理性的。一般印象非理性是因为感情用事,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最新的认识是人做决定并不是感情对理性,而是感情对感情 —— 我们任何时候都是感情用事。有感情不代表不正确,也不代表不理性。那所谓“非理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非理性是感情的判断出错了。

亚当斯说,非理性有两个最大的来源:一个是“认知失调”,一个是“确认偏误”。

因为这两个机制,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觉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事实根本不重要”。 

1.认知失调

所谓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时候,你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注意认知失调有三个要素:自我形象、行为、和幻觉。认知失调的触发,是行为和自我形象不符;认知失调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幻觉。

了解这个概念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认知失调简直比比皆是。亚当斯总结了网上言论中认知失调的两个特征 —— 

别人本意的一个荒谬推论

远超当前情境的人身攻击

如果不知道认知失调的原理,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有这种幻觉式的逻辑。这正是“非理性”的特征: 当一个人处于非理性状态的时候,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是非理性的 —— 要不就不叫“非理性”了 —— 但是旁观者很容易看出来。 

2.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的意思是说,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根据事实产生观点 —— 我们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用新的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以前对确认偏误的认识是人们经常犯这个错误 ——我们一直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

认知失调加上确认偏误,结果就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扭曲的。

3.摆弄人心的学问

认知失调加上确认偏误,结果就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扭曲的。说服力大师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得出“人心比事实重要”的依据。而说服力,是摆弄人心的学问。

我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对我的看法是什么。说服就是我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人的看法。

来自《精英日课》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服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v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