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幼儿园到我学校的距离大概有一千五百米左右,走路需要十分钟,开车需要三四分钟(算上等灯的时间),距离很短,但确是一年中走过频率最高的一段路。而这频率最高的一段路,确是最熟悉但又陌生的。
每天早上在拥堵的车流中,喇叭的催促,看到红灯的急迫,车子挨着车子的拥挤,像极了耕田的老牛,任你怎么吆喝拍打方向盘,车队就是纹丝不动又或者如老者般蹒跚前行。你的注意力完全被控制在了前方高空的红绿灯上,随着它一秒一秒的凝结,任何的风景或者事情此时都被拦截在外。
短短的几十秒红灯在每个争分夺秒的早晨显得那么漫长,似乎这种漫长可以在脑中划过一个人生的距离,但除了此时,任何时候,几十秒钟不过是几次呼吸的时间,丝毫不能惹人注意或者引起重视。可见时间也有不同的价值。
一声催促的喇叭想起,脚底板不受控制地抬起又踩下,当你的大脑反应过来的时候,脚底板早已经顺利地完成一系列的动作。除了脚底板,你的手也有同样的本领,靠着惯性,向左或者向右,完成它的动作。
时间久了,在固定的某段时间内,连手和脚都被固化在了某一个动作上,训练有素。
人,何尝不是如此。
走过的无数遍重复的路,眼睛只有前方,前方车辆的屁股,前方高空红黄蓝交替的颜色,前方度日如年的数字变化。我们集中所有的精力,注视着这些不变的事物。而旁边每天路过的树木,花草,他们每天都是不同的颜色,枝桠都有着不同的形态,甚至叶子的数量,花瓣上的露珠都是不同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们能够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形态和样貌。这些,谁注意到了呢?
旁边树木上新搭建的鸟窝,可能是某只燕雀经历了严寒才活下来又或者九死一生从很远的南方飞回来的,它们在这颗树上,这颗你见惯了却又视而不见的树上,又经历了一番辛苦才搭建成了自己的“家”。
对任何一双眼睛来说,它可能只是一个大脑中成像,只是某个匆忙的早晨眼睛的一闪而过,甚至不具备任何值得浪费一秒钟思考的价值,而对于鸟窝的“主人”来说,这耗费了巨大的辛苦,甚至整个生命的全部。
短短的几秒钟、几十秒钟,有时候短暂如弹指一挥,有时候却能划过一个漫长的一生。
你说,时间该怎么衡量,什么是短?什么是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