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成人们身上的很多问题都源自儿童时期的教育,孩子小学毕业之前,这几种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第一,以陪伴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当下的娱乐方式发达并没有必然关系,即使娱乐匮乏的年代,如果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他们也总能创造性地开发出属于他们的乐趣。学生之中出现成绩优中差的分布,原因无非出在孩子的时间管理上,小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考试检验,拼的不是智力,甚至不是能力,拼的是回到家之后,家长陪伴孩子的学习时间有多少。
人性有二:一是好动不好静,二是喜爱凑群取乐。基于这两个事实,我们必须帮助孩子管理好他的业余时间。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建立在花费大量时间的基础上。
在我小的时候,没有现在纷繁的各类游戏,甚至连电视动画片都很少,我们班里几个学习好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点,除了在校期间,他们很少在晚上和周末时间出来和其他小朋友凑在一起玩耍,那些成绩一般和差的学生,往往是要么父母不在身边,要么对他们疏于管教。
第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即使是坏蛋,他们也会教育孩子将来要做个好人,培养孩子各种好的品质。坏蛋不会这么说:“孩子,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坏蛋,大多数都是好人,就我们是坏蛋的话我们家就发了。”
同理,即使不爱读书的人,也不会否认读书是件有益的事。既然读书的价值是一个共识,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读书,或者说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呢?这是因为,人性中的恶趣味天然伴随,有益的习惯却需要后天培养。
我的经验是,很多对人生有益的习惯,总是反人性的,开始时总是让人难以适应和接受,比如读书,你需要强制自己,让自己进入那种状态,然后坚持几个月,慢慢也就养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之后,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才会从中得到乐趣,成为保持终生的习惯。
那些凭借天然的好恶形成的习惯和兴趣,多数是对人生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反作用的。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这个能力一定要从小培养。
第三,培养孩子正确的考试方法。
我不想讨论“应试教育”这个大而无奈的话题,只想谈谈考试技巧的重要性。
考试技巧有很多,比如:给自己一个硬性规定,拿到考卷答题时,无论看到多熟悉的题型,也要强迫自己把每道考题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再比如:做英语和语文阅读理解题时,可以先读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来阅读文章……
良好的考试习惯和技巧要从小学开始培养,经过一路操练,高考时就比别人多了一项致胜的法宝。那些高考中的尖子生所拼杀的,都是一些高精尖方面的能力,如果你的孩子连考试技巧、考试习惯这类小事都还没有达标,那么他连高手对决的层面都进入不了。
第四,培养孩子交友的能力。
上小学时,多数孩子都还能够任家长摆布,这个时候,家长反倒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会一直保持对父母的敬畏,殊不知,危险就在前方不远处。当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他们就会有独立的想法,他们会半脱离你的管束,走在街上,他们再也不愿意让你牵手,更重要的转变是,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朋友圈,而不再是那些父母好友的孩子。
即使成人,如果身边有个爱健身的朋友,你也会慢慢养成健身的习惯,如果身边有个喜爱奢侈品的朋友,那么你也会慢慢讲究生活的品质和品位。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所以,在孩子进入初中之前,在孩子脱离你的大部分视线之前,在他们不再畏惧你的绝对权威和恐吓之前,在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时间空间之前,一定要灌输他们正确的交友观,尽早让一群优秀的、充满正能量的伙伴包围着他。
第五,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当孩子要做某件事之前,家长以自己的人生经验预知了事情的不良后果,便会简单粗暴地拒绝和阻止孩子,家长们总是以成人对事物的理解力来想象孩子,以至于在语气上对孩子的“愚行”充满了鄙夷和责怪,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很多家长都在犯的错误。
家长对孩子粗暴,往往只会发生在孩子小学时期,孩子对父母的充分依赖是滋生家长们武断、专制这一心理优势的来源,这一心理优势又极容易让家长忽略另一个问题,童年是孩子心性培养的最佳时期。
所以,当你的孩子即将犯错或已经犯错的时候,请先把你的语气温柔下来,然后不要简单地告诉他行或不行,对或错,而是培养他一个好的思维方法,一种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当你的孩子去做某件你已经预知是错误的事情之前,给孩子分析一下他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帮助孩子评估他有没有承担这种后果的能力,询问他有没有承担这个后果的意愿,如果他既有承担后果的能力又有接受后果的意愿,那么没问题,我可以完成你的心愿,如果没有,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往往是最生动的教育课,遗憾的是多数家长在急躁和冲动中错失良机,假如此时借机培养孩子一种后果评估的思维方式,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不会不加思考、凭一时冲动去行事,而是首先评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做或不做。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任其自由发展总是无法成才,甚至会长歪。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心性,看到小树树杆倾斜,我们就来支撑矫正,看到生出多余枝叉影响主杆发育,我们就毫不留情加以削砍。
小学毕业前,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