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祥《中庸首章》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
什么是「命」?
这个命字是由「人一叩」三个字所组成的,意即它是如此的崇高,如此的万能,你只能接受,而无法抗拒,因此叫做「命」!就像这生命是老天爷所给的,老天所赋予的,你无法拒绝就已经来到这世上了,好像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力量在主宰着这一切,人们根本无法抗拒,因此我们叫它「命」!
例如你的父母是谁你无法拒绝!你会长成什么样子,天底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你,而你却长成目前这个样子,你无从选择。你没有办法先跟老天爷先商量,说你想生个什么眼睛,什么鼻子!没有办法的,你一生下来就被注定了,这就是「命」! 一切你无法拒绝的,无法离开的,而却又是你的生命的主轴,这就是命。不只是你的外表是这样,这个无可拒绝的命,在我们的身内也是一样。
什么叫做“性”
生命是一股能量,它自有一个独立的规则在蕴化着,每一分,每一秒它都陪伴着你,一剎那你都无法离开这股能量,它是天给的,你无法抗拒的,这个无可抗拒的命里面,好像有着一个规则在控制着你的一切,那个规则真是奥妙到难以说明,但它确有一个规则存在,圣人就勉强称那个生命中不变的奇妙规则为「性」!是「性」造就了你,任何人都无法更改,也无法拒绝,那才是你真正的本质,那本质是天给的,子思为了告诉我们这个生命的本源,所以讲出「天命之谓性」这句话! 不同类的万物都有不同的本质与规则,而同类的万物都有相同的本质与规则,那个本质与规则就是万物的「性」。例如番石榴有番石榴的性,苹果有苹果的性,番石榴是绝对长不出苹果的,因为它们的性,也就是它们的造化规则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人类也有一个天赋的本质与造化规则,那个人类特有的本质与造化规则就是人们的「性」,也就是你我的「性」! 试想一个内在的造化规则有什么善恶可言呢?实际上它不适合以善恶这两个标准来衡量的,因此如来佛说:「性不善不恶」! 但能够维护自己的本性圆满无缺的人,其言行给人的感觉总是敦厚善良的,因此孟子根据其外在给人的感觉而说:「乃若其情(看起来的样子),则可以为善。」也就是说,这两位圣者所说的性理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但未识透这个内涵的众生,却因宗派的不同而自生歧见。
「率性之谓道」
什么是率 ?
没有扭曲、非常自然、非常顺畅叫做「率」,顺着物物的自然叫做「率」。
但子思所说的「率性」,跟现在一般年青人所体认到的任性是不同的,率性是顺着老天爷给我的那个生命的本质,顺着那个天然的造化规则,而不是顺着我的欲望去随波逐流!我的那个本质是天赋的,那个本质在天就称为「道」,赋予人之后在人身上就称为「性」。
也就是说「性」即是身中的「道」,因此能率性的人,就是得证了一身之道的人了。
简单的说,道在那里呢,就在你的「性」里面!对修道有兴趣的人常说「求道」、「得道」,道在哪里呢?原来它早已在自己的性中了!而这性从哪来呢?「天命之谓性」,性是来自于老天的赋予,是天给的,因此叫「天命」!
老天爷就是道,老天爷把它最精妙的道,最精妙的造化规则,最精纯的无极一股真气,分一丁点赐给了你,投入了你的身中,成就了你生命中非常精妙,且无可抗拒的本质。天已经把衪最宝贵的东西给了你,而那个东西在你身上叫什么呢?就是你的「性」!
因此真道已经在你身中了,时时率着你身中的天性,就是在接近大道了,就是在修道、得到之中了!天地万物都是老天爷所生的,都是老爷的一点真气所长养的,所以天地之间何处没有道呢?老天爷创了一棵苹果树,那苹果的「性」已经藏在这棵树里面了,苹果树就是因为率着它的「性」,所以才能造化出苹果来的。老天爷又生了一棵番石榴树,那番石榴的「性」也已经在这番石榴树里面了,这个番石榴树也率着它的性,所以才能结出了番石榴的果子来。
那么老天爷造了一个人,人的性已经隐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了,人如果能率着我们的性,那将会结出什么果来呢?那个果就是「佛」!佛是我们的「性」所造化出来的结晶,显现我们的性,率着我们的性,慢慢就能造化出佛果来的,因此如来佛说:「见性成佛」!意思是说要成就佛果,必要先显现我们自己本性中的造化规则来,才能造化出佛果的。
天下间的万物都早就走在它们应有的轨道上,也都在率着它们的性,而结出该结的果。只有自以为聪明的人类,会用他们的七情六欲,扰乱他们本性的特质与规则,使得他们本性中的造化路线偏离了应有的轨道,并没有依照老天爷所设计的造化规则前进,因而偏离了应有的路线。大多数的人不论他多么聪明,作为多么的杰出,最后都好像被一个不知名的力量所设定,不断的让自己的造化往一条阴魂的方向前进而已!因此成就不出佛果来。
这就像是炮管里已经装满了火药,炮管仰角几度?放多重的炮弹?这些条件一旦被设定后,这个炮弹从炮管里打出去,大概能飞多远?应该在哪里落地?这些都已经是定数,都是算得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已经被一个固定的物理规则给限制住了。万物都像这样,都有一个性理中的规则来锁定它,依据该物目前正在执行的性理规则,便可以知道它将去的方向了。
我们人的生命也是一样,自从有了这个生命之后,我们已经具有一个性理与规则了,率着我们那个本性内的规则,就能圆满我们的生命,也是圆满了我们的一身之道,而得证我们应有的佛果了。但这过程中若加上了不利的因素,致使本性的造化规则产生了偏差,那么我们的造化路线将起了变化,我们的成就也将大大的受限。
就像一个苹果树的种子种下去,它率着自己的性,透过日夜的物换星移,四季的更替,不断的触动里面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于是能结出苹果的果实来。这是因为这棵果树能够率着它的性的关系。然而如果我们在果树的成长过程中,在它的树头加了很多毒素,去迫害了它的性,它可能还可以继续成长,它虽然没有立即死去,但是它已结不了果了!或是它结出来果是扭曲变形的,或者它只开花而不结果,这些都是有可能的。这都是因为它的造化之性已经大大的受限,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了!
现在把人想象是一棵树,每个人都可以结出应有的佛果来,但自有史以来,你看过几个人结出应有的佛果来的呢?很少很少!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让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大量的扭曲了我们本性中的造化,使我们周身气机百脉的造化路线完全偏离天赋的常轨,所以没有办法得证天赋的圆满之道! 圣贤仙佛们只是圆满了他的天命之性,圆满了他的生命本质,便获致本性中的无量法益。因不忍看到众生们因为无知的扭曲了他们的性,沉沦于苦海之间,于是在各教中提倡本性的教化,劝导众生如何率他们的性,如何圆满他们的一身之道,如何结出应有的佛果来,这便是各教圣贤仙佛着书立说的渡世苦心。
如何理解“性”
「性」这个字真是不容易让人明白的,自古以来这个字不知困死多少聪明绝顶的英雄好汉!
人们常说性就是「善」,性若只是一个「善」字如此的简单,那么世面上的行善团还不多吗?古人何必不远千里去寻访明师呢? 既然人的性这么不容易了解,不如就让我们先想想万物的性吧!水的性致使水不断的往下流,木的性致使木不断的往上生长,苹果的性致使它长苹果,番石榴的性致使它长番石榴,如此看来「性」是一种动态的造化规则与特性,并不适合引用「善」或「恶」来衡量的。
好比你说水不断的往下流是善还是恶呢?实际上这性质与规则无罄用善恶来衡量的,它只是一种存在该物里面的一种特质与规则。万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质与规则,人为万物之一,是否也应有一个属于人类特有不变的造化规则存在呢?若有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天命之性」了! 虽然「性」这个字不好懂,但还好它已经与生俱来了,只要我们能够顺应它就可以走向成就的正路。
好比苹果树不必懂自己的性是什么,但却因自己的性而造化出一颗颗亮丽成熟的苹果来是一样的。是物物各具的「性」成就了世上的一切,因此世上再也没有比「天命之性」更为可贵的东西了! 世上的一切成就,皆因万物的背后有一个「性」字,在主宰着这一切,但这个「性」真是不好懂,世上再聪明的人都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始末。但还好它已俱足一切,且已经与生俱来,任何人只要懂得运用它、启开它,再笨的人都可以得到最大法益,不分智愚,人人所固有!这就是中庸的第二句…「率性之谓道」的用意了!
「修道之谓教」
这话的意思是说,能够教导我们去圆满自己的一身之性的这种团体,我们就称为「教」!教这个字,你可以套上任何团体的名称,好比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教」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名词,因为宣扬真道的团体,可以立起各种不同的名称,但它们组成的目的,都是要以引导人们去照见纯真的本性为主轴,才不失去这一个宗教团体成立的本质。简单的说,「教」的目的是什么呢?都是为了修道,也就是为了圆满自己的本性,任何一个的宗教团体不能离开修道这个最重要的宗旨,一离开了本性的造化,即使再怎么师出名门,教育推行得再多,古人一概都称它为「外道」了!所以修道不能离开率性,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造化本质,能够引导人们去照见一身的本性,启开本性中足以成佛的造化,这种团体称为「教」。一离开了这个宗旨,虽然挂的是宗教的招牌,有着非常大的道场,做的也都是有益众生的善事,但在古人的眼中,那只是个行善团体而已,却失去了「见性」的主轴教育了!因为「教」不仅仅只是一个行善做环保的团体而已,行善的团体叫行善团,与推行「本性」的教还有一段距离的。但人们却以为「教」就仅仅只是一个行善的团体,所以常有很多人行善了一辈子,却不知道什么是照见我的自性,一直以为行善就是照见自性了,这实在是莫大的误解。易经曰:「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是说,在修行的路途上,提倡一个大家比较容易听得懂的德行,来引诱众生继起向上,这个东西便是「善」;而能够让你达到究竟成功的目标,却只有「性」这个字而已!也就是说「善」字与「性」字,是有很大差别的!「善」字是暂时的手段,而「性」字才能指引你走向究竟的道路。所以任何教派,它们说法的语言可以不同,比喻可以不同,方式可以不同,但它们都不能离开一个共同的主轴,这个主轴就是道、就是「性」,这点是永远不能离开的!一离开了这个主轴,古人就讥为「外道」了。外道不是我这个宗教以外,而是离了性道的人。现在的人常用「外道」这个名词来把别的宗教区隔在外,而忘了检验自己的修持有没有离开性道已经越来越远,这叫本末倒置。 道是宇宙的定律,定律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则,它难道会因为哪一个宗教的提倡而有所改变吗?就好像水的性质,不论在世界各地,它永远都是往下流的,不论在哪一个名人面前,它还是依然故我的往大海流去的。既然道不因某教的提倡而改变规则,而道又只有一个,佛性也只有一个,那么各教圣人的论述主轴会有所不同吗?当然不会,而且是完全一致的。任何宗教的论述,都不能离开老天爷给你的这个「天命之性」的。
人类为同一类,既然我们已经被归类为同一类,当然表示我们的「性」是完全一样的。各教圣人讲一个完全一样的性,讲到最后竟会变成完全不同吗?不会的,他们的文字可以不同,比喻可以不同,但所指的都是同一个究竟的事实。就好像同一种类的苹果,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性,因此它结出来的苹果就会具有相同的样子,它的树形、树叶也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任何看过这个事实的人来写他们的样子,尽管文字可以不同,比喻可以不相同,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在讲完全相同的东西。所以每一个宗教的内在本质,应当一样?还是不一样?它应当完全一致的!因为他们都在谈一个完全相同的「本性」。
但是现在宗教这么多的纷争,彼此间有这么多的毁谤,为的是让我所崇拜的宗教变成独一无二的,变成是最高最好的,让别人变成根本都不算数的,这实在是那些见解不深的派别热情祟拜者,所玩弄出来的偏见,而非创教圣人的本意。真理不局限在国界,不局限在宗教,因为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规则。
人性也不局限在老人,不局限在年轻人,不局限在男,不局限在女,因为人性是全人类完全一致的规则。而我们却因为一个完全相同的真理、完全相同的本性,而起了这么多的分别与争执,这些修行人的迷昧真是比凡夫还要深呀!修持这个完全一样的天赋本质的团体称为「教」,不论你赋予给它什么团体名称,它都必须有着完全相同的内涵。
那个内涵是什么呢?就是完全一致的「天命之谓性」!因此每个宗教若不偏离这个的主轴,那么它的内涵必定是完全一致的,是完全互通的。但世上却也有着为数不少的知名道场,打着古圣人的宗教旗号,教导的却都是一些与启开内在本性造化无关的事,全是一些外在的事,甚至不惜用贬低其它宗教的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独特性,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性是与生俱来的造化本质,好比苹果树之所以能造化出苹果的那个本质在那里呢?就在整棵苹果树里面,而不是在皮的外面,是在分分秒秒的造化里面,而不是某个特殊的片刻!若是苹果树有知的话,它要找它的性,它要往皮的里面去体会,还是到外面去寻找呢?当然在自己的表皮里面才找得到的。
那么我们人类的本性在哪里呢?当然也在我们的皮肤里面,在整个生命的内部分分秒秒的造化着。也就是说要体验自己的本性,你要从我们内在去观照?还是一定要到新疆、印度,或喜玛拉雅山上去才找得到呢?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切的答案,当然都只在自己的皮肤里面,而非在外。
因此道德经才会说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样的话!一个致力于宣扬内在心性本质的团体,要不要立个名称呢?当然是必要的,没有名称终究会沦为一盘散沙的!然而一立起了教名,人们便又开始卖弄起崇拜热忱来,不断的吹嘘自己宗派的殊胜,不断的贬低他教,不断的在自己的佛像前狂拜,以便得到什么特殊的好处来!然而这些行为都足以制造出无尽的宗教隔阂来!这实在是一个宗教家不当有的狭隘胸襟。遥想三教未立以前的古人,他们见了面不必比较宗派的高低,他们只需讨论什么是人性不变的真理,这是何等幸福的世代呀!因此在这儿我要呼吁所有走在宗派里修行的人士,不论你是佛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一贯道徒、道教徒、还是新时代灵修的追随者,请放下唯我独尊的宗派歧见吧!此刻您所需要的,是检验自身的修为,是否源于内在本自具有的本性,是否不假任何外在人为造作或祈求,是否「不以外见我、不以音声求我」,是否「离一切相」、是否「如实观照」、是否远离「术流动静」的迷惑,是否远离「怪力乱神」的邪见…而不是以站在五十步的姿态,却要去笑百步的无知!有了以上三纲领的认识,读下面的文章,才能读出味道来。
下面这段文章是接着说明,天给的性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有天给我的性为什么我还要修?要怎么修?修行的主轴是什么?等等的问题。我们接着看下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须臾」是多久?一弹指叫做须臾。
子思说「道」这个东西具有什么特性呀!它最主要的特性是「连一弹指的时间都无法离开」的呀!
「可离非道也!」这句话是说,可以让你离开一剎那的,都不是天赋的真道!不是生生世世永远都陪伴着你的道!
道创造了你,道的特质就是你根本无法离开一剎那的,好像叫你离开你自己一般,这事你根本作不到的啊!这句话讲的真是太好了!因为这句话让我们有所依据,可以判断出什么是道,而什么不是道了!
我们前面谈到修道就是率性,那么「性」是什么呢?不好说明!众生常常疑惑,到底什么是我的性呀?子思为了解开这个每个人都有的疑惑,他说性这个东西呀,是没有办法离开的,即使是一剎那也离不开的呀!
各位聪明的人们应该想想呀!什么东西是做人也好、做鬼也好,做佛也好,生生世世的轮回也好,都没办法离开一剎那的呢?
最亲的父母妻儿最后要不要分开呢?
最爱的钻石、玛瑙、名利、地位…最后要不要分开呢?
甚至最珍贵的呼吸,最后要不要分开呢?
想想你现在身上所摸得到、看得到的,有哪一项是永远都不可能离开的呢?
想想大限一到都是必须离开的!
有的人以日日念经、念佛号为道,拿着木鱼一直敲,一直念,正在念的时候它是没有分开的,但他休息一下去喝杯水,离开了没?离开了!
有的人以打坐为道,坐累了站起来的时侯,离开了没?离开了!
有的人崇尚站着不倒,叫做不倒丹,站着站一天、五天、十天,一直站着,都不躺着睡的,夜里拿着拐杖睡,然后猛点头!站着睡是很难的,但是以此为德的人,站到人生最后要不要躺下,还是得躺平平的给后人笑的!
有的人以坐着不起来为道,有的人以站着不下去为道,这些修行的毛病,实在是大出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最后都离开了没呢?都离开了!
记住呀!
可以离开剎那的都不是道啊!那么什么东西才是你从有这个灵性以来,历经无量百千万亿劫,连一剎那都不曾分开过的东西呢?找到这个东西以后,在这个东西上用功,才是在圆满你的本性呀!
什么东西是永远没办法离开的呢?想想看呀!若能找到这个东西,并在这个东西上面有所成就,那么便是永恒不朽的成就。若是在一个可以离开的东西上面用功,纵然有所成就,那也不过是火石电光般的成就而已,有什么值得努力的呢?!
常常有人喜欢空谈「生命的意义」!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真正生命在那里?永远跟着我,陪伴着我,不曾离开过我的东西是什么?那才是我真正的生命!若是这点没有找到的话,空谈生命的意义岂不是太短暂,且太虚幻了吗!找不到这个东西,你所有的努力并非在圆满你的生命,而是在圆满一些看起来暂时存在,而它马上要离你而去的虚幻成就而已!
为了厘清这个盲点,子思特别举出「可离非道也」这句话,表示这是老天爷给你那个无法抗拒的东西,你想离也离不开的,这东西正是你那真我的生命,及你那本性的所在,这个东西此刻就存在你那短暂的身体里面,即使有朝一日你的肉体四大分散了,做神做鬼它还是陪着你的,它正是你的生命主轴,永远不会与你分开的。此刻你想要认识它,你得要往身内观察才能有所发现,若是你一直往外看的话,不能有丝毫收获的。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
子思谈到这里,那个「不可须臾离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还没说出来!为了慢慢引导我们接近这个重点,子思便铺陈了以下这段文章:「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
子思说这个所最该戒慎恐惧的东西是「不睹不闻」的,它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不是用耳朵可以听得到的,因为它就在你的身内,除非你去「感觉」它,否则你无法认清它的样貌。
子思又用说这个东西「莫现乎隐、莫显乎微」,它深藏在内,所以非常的隐微,人们常会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对人们的影响,却是如此的明显,只要一个人的内在微微的一动,不仅外在整个人的言行都被憾动了,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周围所有的人。所以子思要我们以非常戒慎恐惧的态度,往内观察它、觉知它的存在。
人们的习惯,眼睛一张开,就是整天往外看,耳朵也是整天往外听,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是尊贵的、这是卑贱的、这是光荣的、这是羞辱的…我们不断的往外追寻,但一个君子修行,他不是往外的,他是专注在内的,因为内在的发生才是自我人格与生命意义的最重点。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这两句话,是表示内在那个隐微的东西,所发出来的力量,才是真正可怕的。仔细思索子思的文章,到这里每个人都会在内心产生疑问,到底子思所指的是内在的什么东西呢?
刚开始往内观察的时候你会很茫然,子思到底要我观察什么?要我找什么?什么才是我生命的本质?什么才是一剎那都离不开的东西?
虽然你还感受不到任何东西,抓不到观察的主轴,然而你却感受得到,你的内在有一个隐微的东西,力量非常巨大,他深深影响着你的思考、情绪、甚至一举一动!
例如我们莫名其妙的开始担忧,我们莫名其妙开始烦燥,有一个感觉,使你的脑袋停不下来,使你坐立难安,甚至驱使着你不停的走动!
有的人必须要让自已感觉很忙碌,若是一静下来就慌,就担忧,就烦燥,就不舒服;
有的人则必须让自己很安静,一动就不舒服,就烦燥不安。
这都显示着有个内在的力量在控制着他们的情绪与作为,那个东西形成人们的个性与作为,也形成各种的执着,各种的毛病!
你可能读到了大学,读到了好几个博士,你可以懂很多的道理,但你有时可能连让自己平静下来,或快乐起来的能力都没有!
你不知道被什么力量给控制了!
你找不到它的踪迹,因为它深藏在你内,它很隐微,可是你知道它的力量却大得不得了!
因此子思以「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来形容它。
你知道这个力量此刻正存在你的身中,而非在你的身外,想要了解它,你必须慢慢的观察,才能找出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找到原有清真的本性来。
「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而下文正是道破照见那主角的原则…「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什么是「独」?
大多数的人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会做亏心事”来解释“慎其独”!这样解释虽然容易懂,也一直广为大众所接受,但这却是一个沦落到往外解释的方式!而中庸的「率性之谓道」主要是指内在的修为,而非外在的形式。因此这种解释方式恐有违「不可需臾离也」的原则,也违背了心性在内不在外的原则。因此这种解释方式,可能并非子思的第一义。
那么「独」这个字还有别的含义吗?有的,在古圣贤的眼中,「独」这个字,一直是「不受它勿污染的纯净的本性」的代名词。例如在南华经里有这么一段:「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这段话的意是说,连生死得象都迷惑不了他时,内心才能像清晨一般的清彻;内心清彻了,才能照见自己与生俱来的纯真本性;本性是超越时空的,因此照见那纯真的本性,便能进入无古无今不生不死的以恒生命了。以上南华经里的这个「独」字,若是把它解释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与上下文完全不能连贯了,因此「独」这个字在古人的眼中,有更宽广的含意存在。
就像中庸的「慎其独」,以及南华经的「朝彻而后见独」,这两个独字,都是在指每个人身中那个清真纯一的本性,因为没有后天的情识来污染,只维持其原来的纯真,所以称为「独」。而在实务的反观觉照中,透过慢慢的观察,逐一的厘清,拨开原有的混乱,使之归于原来天赋的本真,就是「见独」了。见独就是照见心性的本真,让本性单独的存在,不使它攀附任何贪傎的分别情识,只允许它存在单独、纯净的原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