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突然收到老师发来的微信,内容是两张截图,是学校的调查表,一张是整体页面,另一张是部分内容,被放大了。
我仔细看两图片的所有内容,没发现异样。
于是回复道:“老师,您发这个是-----”
不一会,老师发来一段语音。
“这是学校要求学生填的调查表,看你儿子涂了的那几个字写的是什么?”
他的语气严肃,甚至有些威严。
我恍然大悟,忙拿想手机,特意仔细研究那个被涂过的部分。朦朦胧胧中,才发现被涂掉的是“你眼瞎啊”四个字。
调查表原题是这样的:
每天除了完成作业,有没有自主复习时间,如果有用多久?( )。如果没有,为什么?( )。
儿子是这样填的:
每天除了完成作业,有没有自主复习时间,如果有用多久?(3min)。如果没有,为什么?(有啊,你眼瞎啊)
“你眼瞎啊”这几个字,被涂的几乎认不出来。
说实话,当我终于认清被他涂掉的“你眼瞎啊”四个字时,心里是恼火的。
而我又深深了解儿子,知道他这样写纯属在开玩笑。
育人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得多,很多习惯是在家庭里耳闻目染习得的。儿子喜欢开玩笑,我承认这与我刻意培养有关。我的原生态家庭气氛严肃,缺少欢笑,无味,我不太喜欢。自从生下儿子,我会有意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家庭氛围,只要我看到或听到笑话,会第一时间讲给他们听。有时模仿一些人物逗他笑。还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唱歌比赛啦,下棋啦,看电影啦,听相声啦-----诸如“我有病,你有药啊”“你瞎啊”这些略显活泼的话在我家算是家常便饭。大概正因为轻松过头了,才导致儿子言语随意。
“你眼瞎啊”这句话在特定氛围来讲,不过分。但换个场合,未必合时宜。
我酝酿好久,用语音回复了老师。
“老师,我看到了,他这样说实在不妥当。这与我家庭教育太宽松有关系,平时在家我们经常这样开玩笑。请相信,他这样说不是有意针对老师的。待他回来我们谈谈,给您添麻烦了,不好意思。”
老师一直没有回话。
我理解为,他默认了我的说辞。
当晚,我打算与孩子谈谈。老公不赞同,说是小事,没必要。我明白,初三学习压力很大,他不想再给孩子增加压力。
我纠结好久,认同了他的想法,只字未提。
昨天,因为一点小事,令我一下子联想起那天的事。决定与儿子谈谈。
他听了后非常激动,高声说,“这点小事老师当时就找我谈话了,我回答说是开玩笑的。他怎么又联系你们,什么意思?”
老公耐心解释,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想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这是老师的责任。不是有意针对你,是针对所有学生。
儿子反问,那你们为什么当天不说,隔了几天才说?
我实话实说,将那天的顾虑告诉了他。
儿子说,这点小事,你们至于吗。以后碰到事情直接跟我说,自信点,别这样藏着掩着。
看着这张坚毅的脸,突然发现,他长大了。
后来,他做了反思,认为那天行为的确不妥,也知道了以后将怎么做。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有痛苦,有幸福。
一路走来,很感谢我的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