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谷崎润一郎:美在于物与物所创造的阴翳波纹之中

谷崎润一郎:美在于物与物所创造的阴翳波纹之中

作者: 亦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2-15 00:22 被阅读0次

谷崎润一郎,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7次,63岁时获得日本文化勋章。47岁时发表《阴翳礼赞》散文集,震惊文坛。被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和村上春树盛赞的作家,文笔优美,善于发现美。

他对美有不一样的见解,他说:美,不在于物体之中,而是在物与物所创造的阴翳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在黑暗中会放出光芒,宝石暴露在阳光下就失去魅力,如果离开了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了。

[if !supportLists]一、[endif]阴翳之美

《阴翳礼赞》是谷崎润一郎的散文集,收录了十一篇作者的随笔,包括书评、文化评论、回忆录等。

很多读者都认为作者这一部随笔为后世带来了很多启发的佳作。日本很多本土的作家对于这本书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芥川龙之介评价作者为当代鬼才,笔下铺展百断锦绣,胸中蕴藏万千珠玑。日本另一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则认为作者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他的作品是平民文学的代表。

在《阴翳礼赞》最后,作者写到:我希望可以唤回我们正在渐渐失去的阴翳世界,即便只在文学领域。我想将文学这座殿堂的房檐加深,让墙壁变暗,将过于显眼的事物关进黑暗,剥下无用的室内装饰。

作者在书中对于“阴翳”的事物理解的意思:光是为了消逝而存在的事物。

在作者的眼中,阴翳之下的美,在于光影,在于重叠,在于四季的变化。作者在光的阴影中寻找和式建筑之美,在光和影的变化中,寻味四季的不同,一座房子,不是单独的房子,而是隐藏在光影之下的一种大美。

作者对于美的理解和观察,从建筑和光的变换中寻求。由于光带来的阴影,反而迸发出一种幽微的玄妙之感,神奇,也美。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故乡之美

作者回忆自己的故乡,在东京都中央区的桥茅场町。为了杂志的企划,他在自己73岁的时候,又回到了六十年前的故土。

几十年的变迁,原本的路和桥都已经换了位置也易了名字。但是一家开了多年的药店还在,作者一边走一边回忆自己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原来觉得很宽的马路变窄了,原来只到自己下巴的桥栏如今已经被新的拱桥代替。

光阴如水,日月如梭。

那些逝去的岁月和光阴,在作者一路走来的路上,已经渐行渐远。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感慨,只是写,走到了下午三点,脚力不济,也就这样结束了。

对于过往所有的追忆,都缓缓流淌在文章当中,这种写法和很多散文大家相同。不需要刻意的拔高情感,甚至没有给文章注入太多的定义。

所有的句子都如盐如水,读起来自然有一种时间的美感。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故乡都会有不同感情,倒不是因为故乡真的有多好,主要是那里有自己成长的印记,少时的时光,总是因为离得远了,所以变的更美。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器中之美

作者在书中提到器具之美时,用纸张来做比较,他说,西方的纸会泛出一种光的特殊趣味来。但是东方的唐纸确有一种吸光的柔和,手感更好。

作者的理念是,看到闪闪发光的东西,会难以静心。

东方的美学对作者影响很深,他又用中国的锡壶做例子,中国人喜欢器具上带有年代感,本来一把白色的锡壶出来会有明显的光,但是中国人会把它做旧。让人看到壶上带着岁月的痕迹。

时代的云翳显现在一件器具上,就有了人们喜欢的厚重和沉淀。

东方的人们还会把一件果核串成的手串,或者一把手的陶泥茶壶,都用手盘出一种“光”来,那器具就具有了人的温度,也就有了灵魂。

作者从建筑、器具中看到的光,如同一个时代的精神。人是时代的产物,但是精神又是人的产物。世界生物的多样性,促成了人的多样性,但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个时代的对美的认知和追求,都有不同。

作者更擅长于在普通之物,常见之物中,寻求精神的光。

《阴翳礼赞》中十一篇文章,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回忆和看法,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一个人所信奉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阴翳,可以解释为,带有阴影的。比如树木、器具、房屋、人,都会有自己的阴翳。作者对阴翳发出的赞美和歌颂,带入了很多学科的知识。

谷崎润一郎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器物出发,窥见人对美的不同认知。编者说这是作者对日式美学的揭示,其实,倒不如说,阴翳之美,体现了幽微的人性,也彰显了人的精神和人的内在美。

相关文章

  • 苏州奥园观湖悦园样板房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晴之中。” ——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 以精工素雅的格调诠...

  • 谷崎润一郎:美在于物与物所创造的阴翳波纹之中

    谷崎润一郎,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7次,63岁时获得日本文化勋章。47岁时发表《阴翳礼赞》散文集...

  • 知白守黑

    知白守黑丨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晴之中。

  • 17.12.23

    今天去英落姐的店里帮忙,读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体会人生。

  • 【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

    书中首篇(阴翳)之美写的尤为动人, ——即使是豪华的烫金器皿,看来也是考虑到浮沉于黑暗中的色调以及反射灯火的强弱程...

  • 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

  • 阴翳礼赞 4

    作者:谷崎润一郎 译者:钱青 围绕“能乐”的那种幽暗与由此而生发的美,以及惟有在今日舞台上才能见到的特殊的阴翳世界...

  • 《阴翳礼赞》| 李想解读

    《阴翳礼赞》| 李想解读 《阴翳礼赞》| 李想解读 关于作者本书的作者谷崎润一郎,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日本唯美派...

  • 读谷崎润一郎《细雪》

    最近一直在听冯唐讲书,有一期讲到谷崎润一郎讲的《阴翳礼赞》,第一次知道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家,百度得知他曾三...

  • 安静克制之美-川端康成3

    我和友人谈起过日本文化中有一种谷崎润一郎所谓的”阴翳之美“。其实这种审美倾向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清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谷崎润一郎:美在于物与物所创造的阴翳波纹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dk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