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友会古诗新读中国诗词大会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08:49 被阅读0次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①尽还生。念柳外青骢②别后,水边红袂③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④,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⑤。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⑥,黄鹂又啼数声。

注释

①刬(chǎn):同“铲”,铲除。

②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③红袂(mèi):红袖,代指女子、情人。

④娉婷:形容女子美貌,此处指所思之人。

⑤春风十里柔情:借用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⑥销凝:因伤感而凝思生恨。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与心爱之人的离别相思之苦。

上片开篇直奔主题。词人与女子离别已久,此刻他独自一人“倚危亭”思旧事,忽然看到一片芳草萋萋,不由触景伤情,以铲后重生的春草做比挥之不去的离恨,意象与情感相融,含蓄蕴藉。“念”字领起以下三句,转入对当初依依惜别之景的追忆。“柳外”、“水边”点出分别之地;“青骢”、“红袂”色彩相映,景物活脱,宛若往昔重现,饱含深情;尾句回到现实,含无限凄楚之感。

下片前三句追忆别前欢好,情味十足,流露出词人对往昔二人欢愉的留恋。“怎奈向”以下三句写别后相思,词人感叹美好的时光太过短暂,分离太过长久。“那堪”以下,词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前两句,借景抒情,“片片”、“蒙蒙”渲染出一派凄迷的氛围,使本就伤愁的词人触景伤情,再添怀人相思之愁;结尾两句,以黄鹂悲啼作结,渲染离别愁境,使词人相思离恨的情丝更加绵长。

全词以景融情,委婉曲折,语言工丽,意境幽深,缠绵悱恻。

相关文章

  • 倾一季等待,暖一场柔情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春色渐暖,行色匆匆于桃红的江岸,初识了暗香浮...

  • 一帘幽梦,十里柔情

    这么美好的节日里,恰好读到秦少游的“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便想起了前年的冬日,那个有雪有阳光...

  • 宋词赏读之71  太虚《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八六子(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和懿定制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

  • 存谢:我看不到自己的背影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①尽还生。念柳外青骢②别后,水边红袂③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④,夜月...

  • 夜月一帘幽梦

    《夜月一帘幽梦》 寒冰 春风十里柔情 夜月一帘幽梦 昔日天涯远隔 今夜伴君与共 回肠...

  • 夜月一帘幽梦

    《夜月一帘幽梦》 寒冰 春风十里柔情 夜月一帘幽梦 昔日天涯远隔 今夜伴君与共 回肠...

  • 读「八六子·倚危亭」有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f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