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八六子·倚危亭」有感

作者: 伊伊8899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21:34 被阅读131次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秦观

今日读宋词,突然读到秦观,一下子被这首「八六子」给迷住了,本来就个人喜好而言,我是比较喜欢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的词,他们的词豪迈、达观、于苍凉大气中又掺有平和、自持的冷静。

我一直觉得人可以内敛或外向,但格局却是需要大的。太多的悲春伤秋、离恨别愁,让人变得尖锐与狭隘,一个作者如果独独只观注于自己的一己之乐或一己之悲,无法跳脱个人的局限,上升到时代或人生的高度去做整体分析与纵深的思考,是无法写出有深度的作品。

但今次读此词,只觉得分外的空灵含蓄,婉曲幽美。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读到第二句,就觉得相当的优美,离恨就如同连天的芳草,如此的绵密,如此的繁多。「刬尽还生」更是写到极致,这种离恨就如同李易安的「才上眉头,却上心头」一样,无法消除。

这一句既写出了眼前的景色---芳草,又将心中的情—离恨渲染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真是绝妙。

「无端天与娉婷。」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仅一句,一个女孩的妙曼身影与美好气质就跃然纸上,好的文字真的不需要多。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此句化用了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很显然,秦观的此句语言更工丽,景语情语的运用更贴切、自然。

秦观是一个相当有天赋的词人,他的词练字功力非常高,留下了许多美玉般的词句,如今读来,依然感动千年后的读者。

如此想来,大江东去是美的,月迷津渡也是美的,大江的壮阔并不能掩盖月色的清辉,因为,这里面都渗透着词人的独特的生活经验与个性色彩,唯有独创性才是真正的生命与灵魂。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参差错落的世界,但有趣的灵魂一定都闪耀着特立独行的光茫。

相关文章

  •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八六子·倚危亭 宋 ·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

  •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八六子·倚危亭 宋 ·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

  • 读「八六子·倚危亭」有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

  • 八六子·倚危亭

    八六子·倚危亭 宋 ·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

  • 八六子·倚危亭

    《八六子·倚危亭》 ——[宋代]•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 秦观 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离愁别绪)如芳草,萋萋刬(chan)尽还生。念柳外青骢(cong)(一种马)别后,水边红袂(mei)分...

  • 八六子(倚危亭)(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

  • 087八六子·倚危亭

    宋代: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倚危亭 【宋代•秦观】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八六子·倚危亭》 【宋】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 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 怆然暗惊。 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八六子·倚危亭」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ew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