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作者: 行在心处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0:15 被阅读0次

            不写作文就会被T哦,有点上了发条的感觉。可是感冒脑袋沉啊,拿起手机——还是先看看《我在故宫修文物》吧!

            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消遣方式,实在不想干一件事的时候就索性先别干了。

            其实我已经看过几遍了,但有时就是有说不清的感觉还是想看、去看,而我又看不懂,对古董也没有到迷的程度,更无艺术细胞鉴赏眼光去品鉴,就是喜欢看。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中说没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会红、会火,当初预想的受众群体可能是退休的老干部之类的人,现实是豆瓣给这部纪录片的打分是9.4分,超过了《琅琊榜》和《舌尖上的中国》,而更让他高兴的是,热捧这部片子的大多数是年轻人,在校学生。这部片子更是让一位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成了网红。

            故宫的工作人员乍看很普通,他们的工作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其实他们都是国内顶级的国宝修复师,拥有教授、考古专家一类的头衔,而年轻一代的修复师更是受过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高等教育,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以后,钟表组的职位曾经有一万五千人投递——这是一般的企业或机构可望不可及的情景,故宫最后留用了三位博士,成为王津的徒弟。

    来自微故宫

            至于王津师傅被追捧为男神的原因,网上流传甚多的说法是儒雅睿智,有看淡一切的超然。我也认为他担得起男神的称号,除了长得也可以外,个人更喜欢他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谦卑从容,对成为“网红”后浮躁的“宫外”世界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王津出生在皇城根下,祖辈从曾祖父起就跟故宫钟表打交道了,小时候经常给在故宫修钟表的爷爷送饭,耳濡目染十六岁起就在故宫当学徒,刚学的前两三年是不能修真品的,只能拿模型练手。他说修钟表这事首先要喜欢这行,也需要“坐得住”。故宫的钟表都是西洋使节进贡给明清皇帝的国礼,内部机械构造精密繁杂,一般只生产一个或一对,大多是孤品,没有零件可替换,跨越百年也难跟当时的工匠对话,而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是修旧如旧,能不修的不修,能少修的绝不多修,所以一个钟表都可能需要反反复复地修。

            一入“宫门”深似海,故宫院庆办周年庆典展,展出各种各样的钟表,王津师傅亲自去看到自己年轻时修过的钟表,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在故宫呆了39年,一晃就过去了,马上就到退休的年龄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沧桑涌上心头,我明明记得自己躲在大人身后探出头看邻居哥哥娶媳妇时新娘子从车里下来由媒人撑着伞羞答答地走进屋的,转眼同龄人都结婚了,身后跟着如当年的我般大小的孩子……

            面对“宫外”喧嚣的物欲横流世界,王津师傅很从容睿智地甄别拒绝,面对外界的夸赞,他却说是故宫的荣耀,是观众对文物的喜欢。王津师傅39年在深宫内院修了三百多个钟表,但故宫的钟表一个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面临即将退休的现状,王津师傅坦言会利用故宫退休返聘的机制,继续留在“宫里”做他坚持了大半辈子的钟表手艺,直到修不动了为止。

            他是一个真正承载着匠人精神的大国工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lt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