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我发现了一个愈发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花甲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小孩,不管是农民工还是都市白领,普遍沉迷于短视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储殷称短视频就是“电子鸦片”,使人变得情绪化、碎片化和低智化。人们对短视频的痴迷现象我就不过多阐述了,最近翻阅了大量资料,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短视频推荐算法机制等,对于短视频的危害我深信不疑,是时候该控制短视频了,我呼吁大家抵制短视频。
首先,孩子刷短视频的危害绝不是危言耸听,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该首选自己少刷短视频,给孩子树立一个典范。一旦孩子染上短视频这个电子鸦片,再去矫正就难了,所以及早树立这个意识,防微杜渐,在孩子面前千万注意。这里我想先说明孩子刷短视频的危害。
长期沉迷短视频的孩子,大脑明显受损。短视频能让人获得短期快感,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快感,以至于停不下来而沉迷其中,对于自制力差的尤其如此,如果是未成年孩子或者幼儿,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心智尚不完善,倘若持续受到短视频的感染,就会出现成瘾现象,不刷下去就难以安静下来,做其他的事情心不在焉,明明看视频时欢快激动,嘻嘻哈哈,一旦离开手机就沮丧失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提到过:上瘾相关的行为虽然短期可能解决心理需求,但是长期下来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也指出,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饱满,而短视频上瘾的大脑,表面的形状和纹路与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脑纹路高度相似,出现萎缩,面对与成瘾行为无关的其他行为刺激时,反应不足。亦有神经心理学家强调,长时间依赖如短视频一类的娱乐活动,得到的反馈体验或网络娱乐,会改变大脑回路,逐渐使大脑习惯短期体验。从而导致一些应该慢慢来、需要延迟满足的奖励不频繁的体验和执行变得困难。”随着孩子“行为上瘾”,孩子大脑中主观高级思维的前额叶功能退化严重,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以及专注力的发展也受到抑制。这也是为什么长时间沉迷短视频的孩子很难喜欢上学习,又学不进去的最主要原因。
以上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只不过成年人大脑发育已经完善,心智也处于稳定阶段,危害会小于未成年人,但同样破坏专注力和大脑的奖励系统,使人难以聚焦重要的长期的任务,变得急躁和追求短期效果,甚至易怒焦躁等。人们刷两个小时短视频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整个过程也很享受,但是如果是看书两个小时,就会觉得疲劳甚至无聊。短视频几秒就有反馈,有奖赏,而面对看书或者其他需要耐心和持续付出的任务,大脑直接判定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人们变得颓废,丧失战斗力,无法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儿童与幼儿?短视频吞噬时间仅仅是一方面,对人大脑的专注力和奖励系统的损伤不言自明,此危害不可不知!
常刷短视频很容易扭曲孩子的三观,虽说不是必然的,但是具有很大概率。少年儿童好奇心强,短视频鱼龙混杂,为了博眼球没有下线,一旦某些不适合的视频进入孩子的眼帘,根据短视频的算法,越来越多类似的主题视频就会扑面而来,直接带歪孩子的三观。小孩的理解力还不够,也可能容易误解某些视频的主题。如果是一些偏成年人情感的视频或者身材穿着打扮身材方面,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早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学生就谈恋爱,甚至猥亵和霸凌同学的,这样的新闻想必大家都看到过。也许你会说,正能量的短视频、科普视频多的是,孩子也有可能收获好的启蒙,我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大多数是变得冷漠,自私和暴躁,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主要是内容不可控,孩子刷了半小时,到底接受了哪些信息,无从得知,不像看一场电影,看一本书或者打一场篮球那么明确。
除以上两点,短视频对人的负面影响难以一一列举,例如损坏人们的学习能力,大脑是用进废退,被动接收短视频,不需要动脑子,长此以往,大脑丧失活力,丧失复杂的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处理问题时的判断。如果是主动接受信息,短视频大多是碎片化的,非常零散,缺乏科学严密的论证,获取到的知识都是散点的,形不成面和体,且正确性无从得知。别说是短视频,即使是研究人员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也要做出一番细致的筛选和对比,不断去挖掘和论证才能去粗取精,而短视频是你倾向于什么内容和观点,相似的内容和观点就会推送给你。
这篇文章可能主旨有些混乱,一方面说孩子,一方面说成年人,其实本质都一样,只不过对孩子的危害性较为严峻而已。另外就是,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李玫瑾教授有过类似的判断,孩子的问题根源上与父母息息相关,他每一种行为和心理,都和父母本身的行为有关,一定是父母有意无意教育的结果。
我号召大家卸载短视频软件,以身作则,慢慢引导孩子培养其它兴趣爱好,从短视频成瘾症中走出来,还青少年一个快乐的健康的童年。删掉短视频,我们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继续刷短视频,我们损失的绝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我们宝贵的身心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