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我影响最大的情绪:后悔

对我影响最大的情绪:后悔

作者: 游侠小木客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22:35 被阅读0次

    看到这个话题,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后悔。

    之所以说影响最大,其表现是经常发生、忍不住回想,导致失眠等症状。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后悔做过的事情。

    N年前我最大的挫折来自一顿饭。

    明明已经通过了选拔,正要提职,却因为被举报组织了一次不合时宜、超过标准的请客吃饭而泡汤。最后不仅没有升职,反而挨了处分。

    升职失败、挨批丢面子都在其次,我最大的挫折来自于,原本可以避免的。于是此后睡不着的深夜,常常后悔:

    我为什么要组织那场饭局?因为想表示感谢。

    为什么不自掏腰包?因为是为了公事。

    为什么会超标?不知道,我既不是点菜的人,也不喝酒,三不负责结账,四也没参与报销审批流程,所以不知道超标。

    为什么对制度规定没有一点敏感性?因为以前看别人这么做,所以不知道现在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对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缺乏警惕?因为推己及人,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原则底线去推测别人。但是人心隔肚皮,我以为的提携,在某些人看来甚至认为是打压。

    假如时光能倒流,我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它已然发生,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大约是不再那么傻白甜了吧。

    以前以为每个人对事情的想法、看法都和我一样,对他人的欲望、诉求和情绪缺少觉察。经过这次,知道了心生不满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现在对规章制度界限十分清晰,不再懵懂无知,不会授人以柄,再将自己陷入到薄弱、危险的境地。身正不怕影子斜。

    后悔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关键时刻,我为自己没有做、没能做到的事情而耿耿于怀。因为项目最终失败。

    同样是在焦虑自责的深夜里,我会想,为什么当时对上级的错误决定,没有反对地再激烈些,再持久些,甚至越级表示反对意见;甚至会想如果我穿越回去,在某个节点据理力争会怎样?结果会有不同吗?会在那个岔口走向另一个方向吗?

    回首过去一段经历,有几个关键时刻。

    一是收购S公司。

    当时初涉行业,认识不深,通过调研,对其能力判断不够清晰,心底隐隐有不确定。但起初是另一家公司负责收购S公司,所以我稍微有点作壁上观的心态。后来,形势突转,收购主体变成我们,决策也变成从上到下的命令,被架起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尤其是将收购与供货绑定的方案,明明一开始我不同意,但基于对权威的服从或者说不敢质疑,我只把自己当成执行层(确实也是),在决策后坚定地去执行。

    如果不盲从,提出质疑会怎样呢?我得出的结论是,以后如果自己的心底都有疑虑,一定不能贸然朝前推进。

    二是改变T项目方案。

    收购完S公司,由其为T项目供货。经过一年多磨合,我们对S公司的能力和不足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对其承担的T项目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清楚。是继续下去,等待风险发生,还是在损失尚小的阶段,壮士断腕,长痛不如短痛?经过细致权衡,这次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建议停掉S对T的供货,结合股权处置,一揽子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只有建议权。而拥有决策权的管理层,对风险的预判不像我们的理解,犹豫不决。更为不利的是,负责T项目的项目经理及其团队对S公司能力和项目趋势判断乐观,甚至有拍胸脯、立军令状这样给决策层吃定心丸的举动(虽然后续证明拍了白拍),更加干扰了决策层的判断,最终甚至倾向于“一线”,没有接受我们改弦更张的建议,二是原封不动继续执行原方案,错失了纠正错误的机会。这个节点过去不到一年,S公司问题凸显,T项目拖期,系列矛盾困难不出所料如期而至。这时项目经理哑火了,甚至指责我们对S公司管控不力。

    反思自己,明明迈出了第一步,受到了阻拦,为什么没有持续建议直到被接受呢?

    首要原因,还是对自己的提案不够自信。假如认定风险必然会发生,那么就应该付出120%的努力去避免其发生。大概当时也抱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或许真如项目经理所说,不会出问题呢?

    次要原因,不够团结,没有把团队概念扩大到应有的范围。本质上说项目经理属于我们团队。当团队内部出现意见分歧,应该先统一分歧;必要时甚至要撤换掉不一致的人,才不会出现让决策层难以抉择的情况。但党同伐异是人性弱点,当时没法跟项目经理达成一致意见时,我们想的是分道扬镳,切割清楚,抛弃项目团队,另起炉灶。“既然你们立了军令状,那就自己干去吧,出了问题与我们无关”——这种态度,不是一个团队。等到S公司、T项目真出了问题,我们和项目团队仍然被看作一体,不会因为有分歧就能被摘出去。

    第三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没有越级再多去表达反对。

    都过去了,我的后悔,给我带来怎样的收获?

    一年前在《七年就是一辈子》里读到这段话,我有些释然了。

    有些瞬间,有些人,有些事,恰好在那里,并且人的能力足够,事的选择明智,这样的状态,可遇不可求。

    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历史书看多了,就明白了,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 在漫长的时间轴里,只有些许个重要的瞬间。在那些瞬间里,有些人,有些事,恰好就在那里,于是他们成了关键。

    正如大多数人不配说那话一样,大多数人不配做那事。 虽然,大多数人只要足够努力,持续进步,配得上做任何事情 —— 这是我坚定的看法。但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在那一瞬间,恰好已经有能力做那事儿的人,又恰好站在那里的人,少之又少…… 甚至当时当地压根就不存在,所以才有那么多看似简单、貌似早就应该被解决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

    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去配得上做更多事情。

    上个月看到讲求医的书时读到这么一段,又令我联想起自己频频后悔的心结。

    人总是在出现不如意结果的时候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你问问自己,当时做的选择是不是基于当时的情况的最优解。如果是的话,要努力放过自己。

    于是问自己,当时我是否做到最优?那时我已经提出明确反对意见了,只是没有撕破脸皮去争吵。而争吵未必能改变结果,却很可能对自己的心态、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可能愤而离职,但事情是否能够做成,还是不知道。

    慢慢做到放过自己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我影响最大的情绪:后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nl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