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读周智夫老先生事迹有感
拼搏成就事业,阅读改变人生。
爱上学习 从不虚度周老先生的成就,源于学习,成于改变,就于阅读。纵观周老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是周老的一生真实体现,是一名共产党员终生修炼的一个课程。
从听音乐,到听党课,再到“学习的‘三件宝″,然后悟懂真理,“不看书不读报,脑子就会空荡荡。”“人越老越不能糊涂,越要通过学习保持头脑清醒。”头脑清醒才能一辈子跟党走,下辈子也要跟党走。
在卧室听紫荆花音乐盒。这是周老晚年卧病在床时的“心头爱”。因为这个音乐盒可以随时播放国歌。周老爱党爱国的情怀跃现纸上。
每次上党课,周老都坐在第一排听讲。“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渴望去听听党的声音”。这是听党的声音,是听人民的声音,是听大众的声音!
“放大镜、助听器、笔记本是老周学习的‘三件宝’。”妻子娄淑珍说,为了收听广播、上课学习,他专门花1万多元钱配了助听器。
有一次,儿子看到父亲躺在床上吃力地读报纸,心疼地说:“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个啥?”是啊,哪么大把的年纪,学懂了,弄透了,还有干劲吗?还能干啥了?"还学个啥"啦!但是,周老你理想信念,对党的忠诚,还是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滴!
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辗转南北的工作生涯、当了一辈子政工干部的周老,一直笃信笃学党的创新理论。实现党的组工干部,理论自信上的创新。不开放改革,就死路一条。理论研究,从不间断。抓住创新,一抓会乱,不抓会死。周老唯有埋头苦干,义无反顾地创新理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年逾九旬,周老一如既往听广播看新闻,最爱学的文章是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最爱读的报纸是党报党刊,最爱看的电视是“新闻联播”和革命战争片。
每次单位组织学习文件、政治教育、党课辅导,周老从没落过一次。他说:“过组织生活要像过日子一样,认认真真用心过。”“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渴望去聆听党的声音,学习党的精神。”
“周老是我们所里老干部当中年龄最大的,身体也不太好,每次上课都是勾着腰、弓着身子、拄着拐杖,让家人搀扶着送他到学习室。”
"两学一做″常态化,融入日常,关心时政。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周老很想听听习主席的声音、看看大会的盛况。但是因多处骨折,他只能卧病在床,于是他就让家人把他抬到客厅,从头到尾聆听了习主席所作的报告。周老用一生坚守了共产党人的信仰高地。
“周老,已经下课了,我送您回去吧。”辅导结束后,主持人发现周老未离开,便走上前关切地问。“姜政委,我感觉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党课教育。”“一个老同志,身患重病还坚持听课,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请假,体现了多么强的党性!”
娄淑珍说:“老周一辈子最爱唱的歌就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
随着职务的提升,周老给自己定下了为组织多着想、多分忧、多添彩,对组织少提要求、少讲条件、少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即便离休后,也从未向组织张过口、伸过手。“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省着用。”“公家的钱也不能随便花,而且更要省着花。”
“公家的便宜,一丁点都不能占!”执行公私分明的家规,他经常教育子女:“共产党照顾咱们那么好,咱再占公家便宜,晚上会睡不着觉。”
“小事见精神、见境界、见政德。”周老无论为官一任还是离职休养,始终做到建功不贪功、有功不居功。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周智夫的老伴一直没有工作,几个孩子上班前,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娄淑珍说,“老周一辈子没给儿孙挣得什么金银财富,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主席的权大吧?他都把自己儿子送到抗美援朝战场上保家卫国,最后牺牲了。”周智夫常用红色家风教育子女。
党的恩情大于天!周老很早之前,他就立下家规: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党的恩。
得知曾外孙潘怡霖要到国外读书,他再三叮嘱:“你的根在中国,学成后要报效国家。”
3月28日,周智夫溘然长逝,享年94岁。
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老人用一生坚守的精神信仰,就是一名普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坚守坚持与坚强!
追求学习,饱读诗书。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从不虚度光阴的一辈子,更是共产党员毕生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