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了件新衣服,一走进教室,就有一位女孩迎上来,大大方方地说:“老师,你今天很漂亮!”心头一喜,倒不是为孩子的赞美之词,而是看到了孩子的落落大方。面对师者,真诚地道出自己的感受,相对于我们的孩童时代,何其难得!
包班第二天,确实有些疲累。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看动画,讲故事,还进行了接力的训练,孩子们下课玩得很开心,但上课还是挺专注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不是挺理想的境界吗?
课间休息,有孩子把一颗提子塞进了我的嘴里,咬一口,甜滋滋,不是源自提子本身的味道,而是看到孩子的笑脸!
在我极力地鼓动之下,孩子们渐渐建立了班级的概念,而且看得出孩子对班级洋溢着一种自豪之情,这也许是我长期运作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当我发现班级里有新的问题产生的时候,我的批评变得小心翼翼,慎之又慎。
身边有些老师觉得值日是学生的职责,如果老师亲自动手,就显得这个班孩子劳动能力不强,或者老师的指挥乏力,而在我看来,和孩子们一块劳动,恰恰是和孩子亲近的机会。中午我总爱在孩子值日时动一动手,有时分配一下工作,有时提个醒,更多的是表扬孩子的劳动姿势漂亮,而同时暗暗在给孩子的劳动“扫尾。”昨天三位扫地的女孩,在我一个劲地征求意见“你们觉得干净吗”之后,干劲大增,愣是直到快上课了,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扫把。每天中午短短的五十分钟,要分饭、就餐,还要放餐具,打扫教室,可我们班的值日生几乎还能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休息呢。
今天做了一张练习卷,难度之大完全超出孩子的实际水平,题型几乎与中高年级无异。这样的练习强加给一年级的小朋友,真不明白到了中高年级再学什么。我真是一边做一边后悔。语文是模糊的艺术,确实很经典的说法,含义也相当丰富,但是它应该基于孩子的语文能力和认知水平吧。
从以前学生的qq里看到了一句话,:乐观之人所到之处皆为绿灯;悲观之人所到之处皆为红灯;真正的智者却是色盲。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欢快的笑脸,我想我暂且就做一个乐观之人。以我的思想境界,恐怕能看到“绿灯”已是万幸!不悲不喜,看淡一切,这样的超脱,恐怕力不能及!
4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