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生
人世间有至高无上的学问吗?孔夫子说:有!《大学》是也。老子嫣然一笑:大医末技,大匠无术,大音希声,大道无言,岂有一学无上呢?济公和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是啊!斯人已随黄鹤去,谁知故纸究竟意?后人总是依文解字,听众多少,全凭声威!有个“佛心自现”的成语故事,说白了就是:你们说的就是你们自己的故事。
《大学》人生【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生至高无上的学问追求的目标有三方面,一是使自己天然、本有、与生俱来、自然存在的光明真心本性显现出来;二是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帮助他人弃旧图新,显现出本有的光明德性;三是大爱无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努力使自己、他人、社会和美、和谐,实现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
《大学》人生一、怎样做到“明明德”使自己光明的本性显现出来呢?
孔夫子认为:通过六个阶段的修炼可以实现,即知止、定、静、安、虑、得。神奇的“六”现象!《易经》每卦六爻代表事物的萌芽状态、开始、发展、壮大、成就、衰败六阶段,孔夫子的人生总结“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启示人生成长六阶段。《大学》中孔夫子再次总结修心成道彰显自己本有光明德性的六阶段。
具体怎么做?孔夫子在《大学》中作了修炼方法步骤的介绍,他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中对心的具体安放作了解说。
孔夫子说:第一要做到根尘脱落,前后际断。要停止思维,忘记认知世界种种念头,所谓断除妄想、分别、执著之心。这就是“知止”的本意,而不是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善的最高境界,当然那也是必须的。
《大学》人生第二要深入禅定,明心见性。
当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判断力、综合力等认知能力,语言、文字、概念认知等表达方式都停止了,人就进入了禅定状况,“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不可言表的心理状态,所有认知都停下来了。进入这种状态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能所双亡、根尘脱落、前后际断、瞬间立现的境界,这是一个桶底脱落、黑漆世界消亡、光明顿见的当下,修有顿渐之分,悟则一刹那之事,这是初见道的过程。根尘脱落就是空间消亡,前后际断就是时间消亡,就是忘却了时间空间观念,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宇宙万法归空,凡夫心断,圣贤心生。“根尘”是心理学所探讨的意识问题,现代心理学把人的认识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分析心理学把后三识称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又称为“六根”,它们与外界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便产生六识,这就是所谓的日常心、世俗心、凡夫心、凡尘之见、俗世见解,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脱离时,六识不存,真心自性就能自然显现出来,此时的心就是所谓的平常心、真常心、圣贤心、本来面目、圣贤之见。
《大学》人生第三要清静无为,少私寡欲。
尝试体会心清闲、清净、清凉的“三清”感受,这是心静自然凉的境界。心有两门,即“心生灭门”和“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是概念、意象、声音此起彼伏生生灭灭的状态,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内心就像一锅煮沸的粥”,生灭无有尽头,心也无有定和静时。“心真如门”是人的真心所在之处,真心的特点就是“如如不动,来去自在”。随着禅定的深入,人进入“心真如门”,体会到真心本自清净、本不动摇、本自具足、本不生灭的特性。这是证道的过程,悟后起修,才是真正的修道。不开悟,不住山;不见性,不闭关。因为未见性的修行尚属于盲修瞎练。
《大学》人生第四心要应无所住,不执不离。
世俗之人从小习惯了心有挂碍的生活,好像要有个事情记着念着烦恼着,才能证明心的存在。真心安何处?安放在不执著之处,这是人类有史记载几千年来的追求与探索。不执不取是鲜活的描述,安心不等于心死,只有悟道、见道、成道的圣人才能够亲身体验到:心无所不在,又应无所处生其心。心安何处?真心安在不执著任何一法处!虽说一悟千年,但是开悟到大悟还需不断熏修,这也是证道的过程。
《大学》人生第五要做到止观双运,定慧等持。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正由于真心不执著于任何一法,所以真心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不二的。也即真空妙有。如果说真心安在不执著处是定的话,能生万法的妙有则属于慧的表现。定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慧等持是宇宙大道的本源。“虑”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可以翻译成“思虑全面”,但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心意”的意思,定极生慧,这个虑就是“止观”的“观”,“定慧等持”的“慧”,当人久在禅定“止”的状况,“虑”这个“心意”就能“观”出智慧。开悟后,仅此是见性而已,真正的修行才开始,道家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粉碎虚空等阶位等待观修。佛家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圣贤阶位等待观修。作为儒家,一个“虑”字说尽一切。“虑”在这里是“心意”的意思,一切都靠心意下功夫,“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这是一个长期修道的过程。
《大学》人生第六是得也非得,本自具足。
释迦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分别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一切智慧自然显现。定慧等持,绵绵密密保任打成一片,从“惊鸿一瞥”到“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直至“相忘于江湖”,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智慧德性自然显现、如影随形、无来无去、无得无失,说是“得”,其实无所谓得,因为本来就有,只是没有征得,今日一见,如见自家面目,长期熏修保任达到自然而然、忘而非忘,这就是孔夫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体验描述,对未证者来说,叫做“得”也未尝不可,所以也可以叫做得道的过程。
世间万事万物、宇宙万法都存在本末、主次、轻重、秩序,世人如果明白这个修心证道的先后顺序,并身体力行去实践,知行合一,解行并重,则就已经与道无二了,大道自然,大道无言,大道不离当下,大道本来圆满,不假他求,冷暖自知。
《大学》人生二、怎样做到“亲民”和“止于至善”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人生1.做官:选拔提干,德才兼备,厚德载物。
上古时代乃至中古以前,能够出来做官的人,不少都是修行有成的人,本着济世度人的情怀来施展自己的抱负,跟领多少薪水发多少横财关系不大。即便是近古以来,也有很多帝王、士子追求道术效法“三皇五帝”,虽然留给后人的笑话比认同多,毕竟当事者的内心希望成为圣贤的祈盼只有本人知道。不过,有一个“举孝廉”的词语却流传下来。出士做官,必须是孝子和廉洁之人,方能受到推举。这就是重视德性修养的中国做官文化。好官来自“孝廉”,“孝廉”来自修炼。人,不是做官变好了,而是好人家中出好官。好官追根溯源,还是对自己的修行的结果,对自己少妄想执著,对他人多慈悲大爱,对社会存奉献担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大学》人生做官讲究权术,这叫驭人之道。自古以来,流传的驭人之道有:王道管理、霸道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情感管理、精神管理、无为管理等,其实就像没有人会按照学科分类去生活一样,任何朝代都不会仅用一种方法管理,高明的管理者都是适时调整管理方式,做到此时此刻恰如其分,也就是中庸之道。最完美的管理术莫过于《周礼》,全身心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周公旦,认真总结历史,研究出一整套社会管理制度,但也不能保证周朝千秋万代;最高大上的管理莫过于孔夫子的“克己复礼,仁义治国”,孔夫子为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大半生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大多数人对他的设想都连声称赞,可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尝试,为什么?很简单,在那个拳头就是硬道理,实力就是王法的春秋战国年代,谁要是丢开现实不管,凭一腔热情、满怀理想去治国,只有自寻灭亡。所以有技术、有能力但没有德性是不能长久的,这就是厚德载物,没有深厚的德性,是无法担当承载重任的。同样,再好的方法,形势不合适,人群不合适,也是不能产生实效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之说。
《大学》人生【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人生2.做人:立身处世,修身律己,自强不息。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不可能霉运永远。《周易》中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夫子又说: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在讲述人生好运来时,要抓住时机,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人生时运不济时,要停得下来,静得下来,弯得下来,坐得下来,积累足够德性,等待时机到来,实现新的突破。人生不能被物欲、情欲、名利欲控制,修身养性不是绝欲,是去除、格除多余的欲望,少私寡欲,妄想分别执著之念头自然减少,分别、妄想少了自然待人接物心地真诚不虚伪,心地真诚的人为人自是不偏不私中庸心正,中庸心正的人行住坐卧都在自我修心养性,这样的人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深厚的德性作基础,定能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他抓住了根本,那就是不管是天子还是平头百姓,一切成就的根本都是修养积累自己的德性,让自己光明德性彰显的同时,帮助、指导、影响他人彰显光明德性,机会合适时自强不息实现自我兼济天下,机会不合适时独善其身厚德载物以待时运。得势不张狂,失势莫颓废。违背自然规律,投机取巧,纵使一时碰巧,长期也会自食恶果的。
《大学》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