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常常能听到吐槽:“早读一点声音都没有,真伤心!”“他们知道早读的?”“哪里会早读哦!”“这批学生太难带了!”
确实,如何更好地利用早读课,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读、自觉地读,是老师们一直在讨论的。然而,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但真正能利用好“晨”的人又有几个呢?
在我们班,我找了能干的同学,要求每天七点五十分开始带读,但那读书的音量、音调,实在是不尽如人意,更遗憾的是我一时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以至于早读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期间也曾想过各种办法,但都以失败告终。
今日早饭后,我拿到了教研室郭主任的新书《鱼在乎》。素雅,却又极具风韵的中国风封面,立刻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边上楼边看。
进了教室,听到的还是和往日一样稀稀拉拉的读书声。或许是书的魅力太大了,我全然没有要生气的意思。要是在往日,我早就开始唠叨,早就开始想方设法各种“威逼利诱”了。可今天,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四十了。于是简单收拾了讲台,扫视了教室,便坐下来自顾自地大声读《鱼在乎》。
没几分钟,神奇的事发生了。我明显感觉到教室里的读书声变响了,我甚至觉得他们读书的声调都比以往好听了。我抬头瞟了一眼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开始认真做事了:有的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有的端坐着看课外读物,还有的在奋笔疾书,只有个别同学还在教室杂物间门口溜达。我有些疑惑:今天这么自觉?下一秒,我又为自己对学生的不信任感到了些许惭愧。早读不认真,我要批评;早读认真了,我又要怀疑。这是什么道理?实属不该。
为了弥补前一秒的过失,我决定利用今天的早读做点什么。在接下来的早读时间里,我继续自顾自大声朗读,但又时不时抬头看看学生。每次抬头,几乎每位同学都在专注做事。内心窃喜。
再次抬头看时间,已经八点二十三了,离下课只剩几分钟了。我无情地打断了学生的朗读,一是大声朗读半小时之久,学生已经有些疲劳了,二是我要这占用剩下的宝贵的时间做点什么。
“感觉怎么样?”学生被我问得一脸懵。“我的意思是,大声朗读了一个早自修,有什么感觉?”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的觉得时间好像过得很快,有的觉得很轻松,也有的觉得有点累。“和老师在教室里一边转一边盯着你们读,感觉又有什么区别?”我继续追问。学生不假思索,一致表示感觉更轻松,更自在。我知道,当他们开始将自己同自己比的时候,真正的收获和成就感已油然而生。我补充道:“不仅如此,你们还更投入了。整个早自修,我几次抬头,看到的都是专注的神态,听到的都是朗朗的书声。你们,远比想象的更可爱!”听我这么一说,学生都腼腆地笑。笑容里,有被肯定的开心,有自我发现的欣喜,更有自我超越的骄傲。
我趁热打铁:“猜猜看,谁是今天早读时间最久的人?”学生依次报出了他们心目中的人选。我都摇头。突然,中间排有个男生转头靠近同桌,用手挡住嘴巴,悄悄地说了一句:“好像是李老师。”他的“悄悄话”我听见了,附近的同学也听见了。于是,一圈的人恍然大悟似地激动起来,“是李老师。”我点点头,说:“谢谢你们的关注,今日早读最久之人非我莫属,但今日早读最专注的人非你们莫属。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你们已经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做专注的早读者,好吗?”“好!”学生的回答响亮,且笃定。
第二天进教室时,已有动听的读书声。我也不甘落后,用最快的速度坐下读书。果然,一个接一个,纷纷跟上。
美国作家汤姆·康奈兰在《1%法则》中说:无论是多小的事情,一旦你完成了它,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然后你会更多地想做这件事,之后,你就会拥有更强大的动力。这是一个自动供给式的周期循环。的确,有了前一天的良好体验,学生的朗读动力更强了。下课时,我告诉学生,我很激动,还坦言将把这两天的早读课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我希望通过改进自己的行动,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动力。每次一小步,最后一大步。
第四天,第五天,整整一周的时间,不用提醒,学生都能自觉拿出
书来,或大声朗读,或埋头默读。或许是察觉到站在讲台上已无意义,原本被选出带读的同学都自觉地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享受自己的宝贵时光了。
时间是如此宝贵,不然文嘉为什么要感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呢?当我们等待外界的环境来推着我们前进时,我们只能勉强应付那些我们原本该做的,却很少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时间又是如此公平。没有谁的时间多一秒,也没有谁的时间少一秒。所以,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的早读时光都会如此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