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哈里问的是重要的问题,给出的是重要的答案——被忽视了太久的答案。读了这本书才能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罪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英国作家、环保人士乔治·蒙比尔特,评《走出焦虑》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思维的陷阱”,我的深渊
现在想起,仍感觉这件事就发生在昨天。
幸运的是,现在,也就是今天,对我来说,这终究是熬过去了。如昨天,如过去,诚如那句:「过去,过不去的,终将成为过去。」
那时候我不懂啊。虽然当时也听过这句话,然而那时我也怎么理解不了,怎么都觉得这句话是假的。它,不过是自我安慰找的借口,不过是思维自娱自乐玩弄的把戏、陷阱,最终目的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熟悉思维、逻辑的人,可能一说就很容易联想到那些曾经自己深陷的「深渊」,我也是这样。
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人为什么会感觉到迷茫?
是的,就是这些形而上的问题,这些模糊的感觉、笼统的概念、复杂而繁琐的所谓的思考和怀疑。它们一度令我深陷思维的陷阱,一度灰心、沮丧,甚至感觉到绝望。
究其原因,无非是得出的结论是我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难以忍受的。
比如,我曾想过人生的意义,而在之前我也看过别人的解读,可别人的解读终究不能令我满意,而我的结论呢?我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无论是从人的寿命,还是那些自己所向往的,又或是已经拥有的,别人拥有的,我从他们或从自己那儿都找不到依据,无法证明,更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
又比如关于迷茫,我常这样问自己:我究竟在迷茫什么呢?为什么要对此感到迷茫?又为何我非得弄明白这些?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我到底在追求什么?
这些问题看似一环接一环,好像只要得出一个答案,其他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不是这样的:
「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我们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所以,为什么那么多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想必就是这个原因吧。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能够流传那么久,也是有其原因的。不是吗?
有一个理论叫“黑天鹅理论”,说的是:「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是世界本身。没有人能绕过自身的感知形式去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在人的脑海中所呈现的样子必然受到其主观认知形式的塑造。」
又诚如某人所说,「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些事实,我们就会认为背后一定有某种原因。」
我想,这就是「思维陷阱」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粗鲁的人。
“粗鲁的人”指的是粗暴、鲁莽,喜欢骂人的人。
其中,我最常说的骂人的话是——「你有病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骂人方面人们总是能够很轻易地先入为主,无师自通!
我想,这句话的「潜台词」很多人都明白,这是在说对方是「神经病」。
如果碰到心思细腻、敏感、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无疑这是一句极具杀伤力的话。
而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我才会如此懂得攻心。「攻心为上,为上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我是知道的,可是,我却用错了地方。我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尤为擅长骂架,为此我没少膈应别人,让别人无话可说那实在是莫大的胜利和荣誉呢!
然而,不知是不是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报应很快就降临了!
那一年,我开始写东西;那一年,「信息大爆炸」;那一年,「喷子」的阵容真叫人又恨又无奈。恰巧喷子尤为喜欢攻击的对象便是写东西的人。
无疑,我遭受了这样的攻击,连带着曾经我用在别人身上的策略,还有我不知道的策略,通通也都「反弹」到了我自己身上,加倍,无数倍。
写作是我的热爱,守护自己的热爱毋庸置疑,可那时的我又怎会懂得该如何保护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以及保护自己?我不懂。
所以,面对那铺天盖地的「语言暴力」,我承受不了,我受不了。
很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就这样落在了自己身上,我陷进了漩涡,我不断下沉,不断自我怀疑。
各种否定,各种打击,各种情绪,它们无限放大,无限沉重,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想放弃,可偏偏不能,因为我热爱写作;我想置身事外,我同样不能,因为我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我想逃避,事实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不论我怎么逃,心里的种子已经发芽,情绪肆意蔓延,我无处可逃。
那一段时间,我是一座荒岛,是被大自然遗弃的孤儿;我是行尸走肉,是被人群排挤在外的异类。孤独,悲伤,崩溃,又绝望。
甚至,我时不时会忍不住流眼泪,大滴的泪水不知为何而流,脑子里空白一片,又或无数的杂念轰炸式的向我袭来,近乎叫我窒息……
也是在那时,我知道了一个词,一个很不友好的词——「抑郁症」。
所谓「症」,就是「病了」,而「病了」,是「不正常了」。
被命运选中的,是正常的啊
在得知这一切之后,我的焦虑也更深了。
当人健康时可能不太理解「病了」意味着什么,又或者仅仅将「病了」理解为是普通的感冒,过几天就好了,或是只要吃药,吃药就会好的,慢慢的会好的。
当时我也这么想,可事实不是这样,我甚至不知道该吃什么药,这又是什么病,是哪里病了。
就像身体时不时感觉到恶心,总有一种想要吐的感觉,那是喝酒、吃辣,或涂一些刺激性气味,或尝各种美味食物等等不论我怎么刺激身体都难以消除的恶心感;就像脑海突如其来的声音,断断续续,各种杂念,杂音,不断侵袭而来;还有失眠,哭泣,悲伤,绝望,是那样的毫无征兆就出现,抓不住,也无法使它们安定下来……我唯一能做的只有本能的反应,顺从,接受,适应,以及焦虑和恐惧。
是的,我病了,我不正常了。
是的,命运选中了我。
奇怪的是当我心里默默承认「我病了」的时候,那些声音、恶心感也突然安定了下来。好像,这是在默认。甚至,隐隐的我还有一丝窃喜:只要是症,是病,就会有药的,对吧?
事实上,当时的我并没有选择去看心理医生,或吃药,甚至去医院检查我也从没有去过。
所以,我到底是不是患了这种病,我也不确定。不过就我所了解的信息来看,我当初的那些特征和「抑郁症」是吻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我平和了很多,以前的症状再也没有复发过,至于骂人的话更是从未再说出过那句「你有病啊!」
与此同时,我好像也渐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不正常的一面,然而谁又能说不正常就是病呢?或者说,即使真的是病,不正常,甚至被命运选中,无法理解,更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那又如何呢?
鲁迅先生曾写过这么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
毕淑敏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已经这样运行了无数年代,自有它的道理。任意去改变它,反倒是人类的狂妄。」
深以为然。
如果人人处处是寻常,那这个人是活得有多平庸呢?
如果抑郁和焦虑是一种病。
抑郁和焦虑,无论它们是孪生兄弟,或互为因果。
事实上,无论是抑郁症,或焦虑症,如果它们是一种病,如果真的病入膏肓,那也不应该感到害怕的。
无论是什么,命运选中了我们,给予我们怎样的遭遇,归根结底,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中存在的那个,当下的那个。我们也并非无可选择,我们还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态度,以怎样的方式,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它,不是吗?
如果它们是一种病,那就当它是一种病。病了,身体不舒服是正常的,心理因身体的原因受到了影响,那也是正常的,吃药是治愈身体,修复身体。那么心灵呢?我们的灵魂,它们需要怎样的供养呢?尝试着去了解它们,和它们来一场对话,不必追寻确切的答案,不必急于知道所有的答案,慢慢来,先还给自己一份清醒和冷静,再去找答案,也许不用多久你便会明白。又或者,即使没有答案,我们也可以体验当下,很好的活在当下,不是吗?
说到底,答案只是形而上的,形而下才是当下,就像灵魂终将依赖于身体,而身体活在我们的当下。控制能控制的,从小处着手,慢慢去改变,找对方法,诚实于自己和内心,不断适应,不断熟悉,不断调整。
诚如莎士比亚所言:「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
是的,就是这样。再说了,一段灰色的回忆,一场疾病,哪怕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怎能抗衡现在的生动与自由。
何况,我从始至终觉得——「人只要掌握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至于抑郁和焦虑,无论它们是一种病,是不正常的,是失衡的,甚至是失联状态的,那又如何呢?
就像《走出焦虑》一书中,作者约翰·哈里因苹果中毒在医院接受会诊时,医生说的那般:「恶心是必要的。恶心是一种信号。它会告诉我们你哪里出了问题。」
是的,如果一些事情是必要的,那这种必要就是一种信号,是一种引导,引导我们发现问题在哪,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路,引导我们不断逼近真相。同时,这更是在提醒我们有必要与之建立起联系,真正的接近它,了解它,最终实现重联,重塑未来。
所以,无论如何,请正视它,尽管最初可能难以忍受,各种不适,但唯有了解它,正视它,诚实于自己,并不断接近真相,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有效解决问题。
关于抑郁和焦虑是什么的错误
喜欢思考的人可能常常会有这样的怀疑,尤其是在遇到想不通的时候:「我是不是又踏入了思维的陷阱了?」
各种不确定,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慢慢变得浮躁,焦虑,不安。因为想不通,也走不出来。尤其是这种思维随着所谓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自以为可能是掌握真相的必经之路时,比如5W1H的六何分析法。
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按照六何分析法还是能够有所收获的。只是,不论是何种分析或方法论,终归有其局限性,如果无法客观的看待这种局限性,那无疑将会阻碍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所以,学会提问也是关键之一。
比如抑郁和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果按照这样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一方面是身体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在脑袋里。
事实却并不是这样,这种病的根源和我们所认为的完全不同——「抑郁和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我们的脑袋里,而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其中有很多就出现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感觉极其痛苦。」
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去发现、寻找到并了解,这些存在于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导致抑郁和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呢?
显然,这个问题也困扰着约翰·哈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走出焦虑》一书孕育而生。
作者约翰·哈里历时3年时间,辗转跋涉4万多英里,进行了200多次采访,去世界各地采访著名的社会科学家、深受不抑郁和焦虑折磨的人们以及那些康复的人。幸运的是,随着哈里越来越深入地对其进行探索,终于他认识到了恐惧之外的东西,那就是真正的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走出焦虑》一书时,我相信你也必然能够发现这一点的,是的——「在抑郁和焦虑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我们接收的信息都是系统性错误的。」
那么,抑郁和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哈里提到的真正的解决办法又是什么呢?
重联,一种不同的抗抑郁药物
在正式给出答案之前,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关于自己的感受。
实际上,关于我是怎么走出来的,我一直都挺疑惑的。再加上,事后也没有复发,我就更加不当回事儿了。
但是,每当遇到相关话题时,我还是会想起那段时光,那段艰难、灰暗、绝望的时光。与此同时,如果你问我是否会因此不安,我可以很坦诚的告诉你,是的,我为此感到不安。因为我不确定,因为我不知道我究竟是靠什么走出来,另外,我也害怕过去我的那些做法可能留下了什么不易觉察的隐患,所以我会不安。但这种不安,它还不至于让我复发就是。
这件事情直到遇到《走出焦虑》,我才真正的放下心来。就像此刻我能够写下这些,若是以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恨不得逃离,逃出来之后我就更加不会想要再次面对它了。
有了《走出焦虑》就不一样了,不仅过往的我那些所作所为得到了验证,同时,我还学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庆幸,更是给了我当下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这种安定、稳定、平和的心境,太久违了!
比如《走出焦虑》一书中第二部分,《失联:抑郁和焦虑的9个原因》,其中就说得很明白了,比如我前文提及的孤独、和有意义的价值观断裂、和地位、尊重失联。
而原因呢?参照第三部分《重联,一种不同的抗抑郁药物》也能够很轻易的就找到我曾经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比如:有意义的价值观、体谅的快乐以及战胜自恋、承认并战胜童年创伤、重塑未来等等。
所以,如果你曾抑郁和焦虑,或正处于这样的状态,又或者为此感到好奇、不确定、迷茫、恐惧……
你想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一些你可能需要知道的,还有被忽略了的,以及关于抑郁和焦虑的更多信息……
试试读这本书吧!
另外,读了《走出焦虑》这本书,也许你会对这个时代的种种「罪恶」,和这么一群人,会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我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