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是在隔家有150公里的市里读的中专 ,那个时候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要不读师范,要不读中专,因为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毕业后真的吃上国家分配的饭碗。
学校建在半山坡,一条斜路从校门往上原伸,学校离市区大概有六公里左右 ,学校不远外就是一条废旧的铁路。每次他进城,都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一起沿着铁路去的。
本来读初中的时候 ,他学校成绩还可以,可是因为中考的时候 正是七月份,天气很热(房间是没有空调),在加上住的地方又离县汽车站很近,所以,晚上要睡觉的时候 ,非常大的汽车声穿过自己的耳,根本睡不着,以至于让他在考化学的那一堂考试的时候 ,竟然睡了一会才让疲劳的精神得到了缓解,所以,最后考出来的结果非常不理想。
本来他不愿意去读那个中专的,因为在他的心里,总是有一个大学梦,可是家里的情况实在太糟糕,父母想着读完中专就能有一个铁饭碗,也好为家里分担一些负担。
当然 ,李浩的父亲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大学梦,因为他从小就很刻苦,隔壁邻居的孩子成为大学生对他的影响很大,可是,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
在他刚进学校不久,就发现大家都不爱读书了,开始变得懒散起来,只要考到60分的成绩也OK,学校谈恋爱的同学也明目张胆起来了,也不用隐藏着。
这时,在老家的父亲给他来了一封信,在信中谈到读书的事情 ,希望他不要放弃学习,不要因为学校管得不严而放任自己,要明白自己的梦想,学会自律。
李浩收到这一封信的时候 ,觉得自己父亲也陌生,就读了两年小学的父亲在他的印象里只是一个会做农活的农夫,说话很大声,也不会讲道理,父亲与他从小的关系就是很不和谐,反正李浩很少与他的父亲说话,怕一不小心两人就发生争吵。
可是这次,他歪歪扭扭的字在这一张信签纸上不过一百多个字,可是句句却充满着对他的关心,也表达了他对李浩的歉意,希望他能原谅自己无能为力让李浩读高中考大学。
当李浩把这封一张纸的信读完后,心里很难受,想着父母就种着几亩地,一天背朝黄土的干,家里的收入非常的少,他来市里读书的学费都是靠借亲戚的钱,他的眼泪夺眶而出,心里坚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自考拿到大专文凭。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成为了班上不同的风景线,他自报了计算机大专自习考试,课余时间就是努力啃那些难学的东西,终于在中专毕业的时候 ,他拿到了自学大专文凭,也实现了人生的一段小小的跨越,圆了自己心中的那个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