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作者: 蔡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23:07 被阅读0次

张骞出塞,匈奴占据河西走廊,汉武帝赶走了匈奴,打通了丝绸之路,修筑长城据守咽喉要道。1000多年前,一位叫乐尊的和尚走到鸣沙山断崖 ,看到一片金光 ,他认为这是佛祖的召唤。于是在崖壁上凿窟修行,便有了莫高窟。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开窟历经数百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到唐朝到达巅峰。延续一千年。后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莫高窟暗淡下来沉静500多年。现保存735个洞窟。492个有壁画和塑像。

不同朝代对壁画的影响,在色彩的搭配上体现出来。因为壁画的颜料多来自天然矿物质制作而成,宋代时候壁画中的色彩多为绿色,所以也称为绿壁画。唐代时候颜色更丰富和靓丽,红色,蓝色,绿色等等。在佛像的塑造上,也可以看出朝代的影响,比如道教盛行时期的佛头是发髻,唐朝时期佛头是肉疙瘩。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敦煌是个文化沉淀很深厚的地方。一路一带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城市。原来我以为敦煌只有莫高窟,其实不然。还有榆林窟,西迁佛洞。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榆林窟,莫高窟的姊妹窟,开创于隋唐以前,现存有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的壁画与塑像。其中最为精美的为西夏壁画,其艺术价值可能超过了莫高窟的壁画。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城西南,洞窟开凿在党河北岸的峭壁上,现存编号洞窟16个。最早的洞窟开凿于北魏,最晚的洞窟建于唐代。

无论是莫高窟、榆林窟或者西千佛洞,他们都是敦煌壁画的重要组成。敦煌壁画的图案风格和设计,在时间的长河里,是文化的传承。在空间的范围,因为丝绸之路的关系,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壁画中得以体现。而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张骞出塞,匈奴占据河西走廊,汉武帝赶走了匈奴,打通了丝绸之路,修筑长城据守咽喉要道。1000多年前,一位叫乐尊的和...

  •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4

    还未好好地回味河西走廊之旅,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今天得空翻看照片,突然感触良多。 每次行走,虽然身体疲惫,可是心是...

  •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2

    第二天开始真正的徒步。距离上一次背包徒步,应该有11年之久了。第一次在沙漠徒步。不说孩子,我走了两公里就已经觉得走...

  • 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1

    武汉-银川-阿拉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九天,三省。第一次徒步就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沙漠。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我恐...

  • 渴望.行 走在路上

    那颗无比向往自由的心,渴望行走于路上。 不知从何时起,失去了懵懂无知时的那份勇气,那份无所顾忌!有的只是...

  • 行走在河西走廊

    黄沙、戈壁,不毛之地,荒无人烟,似乎是大西北给我的最初印象。居于闹市久已,看惯了人头攒动的喧嚣与热烈,向往西...

  • 走在阳光满行的路上

    迎着金色的阳光走在扶贫的路上有些梦想适合以大地为榜样 有些遗憾没法因为单个,生长群居的人们才能看到对方脸颊笑容满行...

  • 2017.6.16行走在雨天路上

    想要好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那就要抛弃这个捡起那个 要节制要一律在困难时刻一分一厘花在该花的地方 不能让悲剧接憧而来 ...

  • 走在学与行的路上

    昨天中午与导师师母,还有很多学友一起聊这次的中级班课程,他们感觉都很好,课程饱满丰盈达到了新高度,心理很羡...

  • 30部人文历史纪录片,带你看大国之美,建议收藏!!

    01 《中国影像方志》 02 《世界遗产在中国》 03 《地理 · 中国》 04 《中国古镇》 05 《河西走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在路上-河西走廊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ej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