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离婚再婚的太多了,我们活在当下的社会里,总是怀有隐隐不安,害怕自己在婚姻里,会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如是我们不敢去爱了,或者只是完成父母的任务去结婚,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甚至自己结婚后的不幸福都归结于旁人。
《何以笙箫默》火了之后,“不愿意将就”这段话也火了,这段话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总会遇见心动的人,其实“不愿与将就”最适合用在,你已经拥有喜欢的人了,而且那个人未婚,才适合这句话。
我们朝着历史的方向看看,那个曾经在岁月里留下最美的传诵,莫过于张幼仪。
民国的时候,整个中国已经在经历打破旧思想的浪潮中,而一批批带着新思想的男子,拒绝包办婚姻,当然不排除女子,只是那个时候,稍微读点书的男子,便有这种想法,而在外留学的徐志摩更胜。
他被迫取了张幼仪。
在他与张幼仪结婚后,育有一子。
徐志摩却遇到了林徽因,林徽因的出现,徐志摩对于离婚的念头就更加坚定了。
甚至于,张幼仪已经怀上他的孩子,他也毫不留情的让张幼仪堕胎,女子在怀孕的时候最敏感脆弱。
更何况张幼仪还在国外,那个时候,她只认识徐志摩和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以前在家或者嫁人后,张幼仪一直是被伺候的份,现在在国外却是她伺候着徐志摩的日常起居。
而在这个时候,徐志摩却一心想取林徽因,徐志摩要张幼仪堕胎的时候,张幼仪还涩涩的说道;“听说有人因为堕胎死掉的。”
而徐志摩却说;“有人坐火车出事了,难道别人就不做火车了?”
一句话让张幼仪如坠冰窖,人们都说诗人多情,其实也是最无情的。
经历良多,或者是对徐志摩不抱一丝希望,在没有得到父母同意的状态下,张幼仪同意离婚了。
张幼仪和徐志摩就这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合法离婚的夫妻,而徐志摩以为有了这一纸离婚书,就能追到林徽因,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决绝狠心,让林徽因却步了,她和徐志摩的事情早就在国内传的沸沸扬扬。
但是林徽因聪明,很快就定下婚约,和徐志摩划清了界限,就算徐志摩火急火燎的跑回去,也于事无补。
而张幼仪却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子,在国外的那几年她经历了,离婚,生子,学习,痛失幼子,一切的打击接踵而来。
活生生的拨了一层皮,以前她不懂徐志摩说她“小脚与西服”是什么意思,等懂的时候她却释然了。
世界那么大,原来自己徒有一双大脚,却拥有的是小脚封建的思想。
只是这一切懂得的时候,已经不再乎了,不懂的时候却拼命想弄明白,时间恍然,再回首已成陌路。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遇到那个深爱的人,其实放下的时候最轻松。
而张幼仪就是在生活的热油里翻滚之后,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回国后,上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这个时候,徐志摩已经和陆小曼结婚,而她自己在经历诸多事情之后,还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就算徐家已经不再是她的婆家,但她的长子依旧是徐家的嫡孙,而她张幼仪却是徐志摩长子的母亲。
所以在俆夫徐母抱怨陆小曼的种种时,张幼仪也只是默默的听着二老倾诉,并且最后,俆夫徐母搬来和张幼仪一起居住的时候,依旧很和睦,两个老人始终承认的儿媳只有张幼仪。
而张幼仪回国后并没有待在家里,凭借着自己在国外所学习的一切,成为东吴大学德语教授,后来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
而后张幼仪还成为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1934年二哥张君劢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她又应邀管理该党财务,一时威风八面。抗战爆发后她又囤积军用染料,大发一笔横财。
可以说只要去翻阅她的履历,基本上就是一段逆袭史。
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抛弃你,能抛弃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只有强大了,才会无懈可击。
张幼仪她已经在前半生,输掉了她所有在乎的东西,再重踏故土,她什么也不怕了,因为她自己可以养活自己,她不再依靠任何人,过的比之前更精彩。
不管男人,还是女子,都是这样,一个人的可贵是活的像自己,而两个人的日子需要互相成就,就好比张幼仪最后遇到苏记之!
张幼仪自小家里就是行医的,而苏医生也是中医,两个人的相遇是晚了些,但是,却相互成就,彼此成就彼此!
所以我们不要抱怨,没有遇到生命里的那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段缘分在那里等着你,最后能在一起的才是缘分,之前所遭遇的都是历练。
向前看,才能活的更好,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跟着自己的本心走,不要被他人言语和思想左右,我们所遇到的使我们独有的经历,时间流逝很快,每一天都有无限的可能和机遇,伤痛会被时间磨平,深爱会随时间淡忘。
过好每一个当下,不负自己,不负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