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百度头条上关于胡鑫宇事件持续跟踪的新闻,终于尘埃落定了,相关的反思文章也层出不穷,从各自角度挖掘分析、警示教育,可谓语重心长,不得不听。别人是别人的思考分析,作为一个有中学生的家长,我也要自己亲自写一写看法,算是阅读后的笔记心得吧。
事件的过程中,从他杀到自杀,民众首先想到的是各种他杀,网络力量和民众心声至少逼迫某些单位不能草草结案,敷衍了事,不能简单的给一个自杀就完结了,因为,不久前真相大白的湖南操场埋尸案,历时多少年啊,让那样一个校长差点寿终正寝、逍遥法外了,若当年有今天的政治环境,有今天的网络力量,那样一个老师凭空消失了,没有任何有证据的定论,某些部门就停止工作了,何其悲哀何其愤怒。所以,虽然最后是自杀,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民众开始就想到各种可能,并为之呐喊,直到真相大白。
再回到事件的本身来,在千万人怀疑他杀的时候,在雄鹰一筹莫展的时候,尸体意外的被民众发现了报警了,继而又发现了录音笔,然后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竟然是自杀。一个高中生,一个男孩子,应该是叛逆期里青春飞扬的时候,要么还在调皮捣蛋,要么每天在关注班里最漂亮女生,怎么就到了想去自杀,并付诸行动了呢。对于一个正常人,要去自杀,都有一个心理历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发现并排解,特别是班主任和父母,实属遗憾与悲哀。
到底孩子的教育由谁来负责?现在口号到是很有新意,什么"家长学校”,我每次在学校门口看到这个字,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它到底想干嘛?它实际上又干了嘛?实际上大家都在关注成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没人关注和负责,毕竟重点高中和大学的独木桥摆在那里,谁叫国人人口多呢,并不是人人都有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就从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来说,一个班60个人,授课完毕之后,老师一天认真改60份作业都累了,何况有时一个老师一天不止教一个班吧,班主任同时也是带课老师,哪里有时间有精力去关注这60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反正我并不希冀于老师们对孩子能进行什么实质性的心理素质教育了,只要能学校做到保证外部外力伤害的避免和制止就不错了,在好的中学这一点能保证,然而在差学校,打架斗殴欺负弱小时常发生,连这一点都无法保证。再者说,对于有些家长,你的孩子能被教育么?随便骂一下打一下可能就被投诉到学校领导甚至是教育局去了,孩子已经被你们养成了玻璃心,谁敢像当年我们那个时代进行教育,所以干脆不管了。
我自己也曾经教过几年书,教授高中的课程,但学生的素质比较差,教育起来真的难,不是接受能力很低,就是调皮叛逆,非花大力气才能取得一点点效果,开始我也是认真负责,晚上经常去教室看学生,做一定的课程辅导,校长还夸我认真负责,后来发现所有其它老师根本就不管这些学生,我一个人努力有什么用呢,最后也放弃这些学生了,再后来自己干脆辞职转行了。现在回忆大学刚毕业那段工作经历,感觉自己是不够坚持,但更多的是制度和环境问题,现在大家所见到的是小学和初中教师中女老师数量比例太大了,为什么是这个现象大家其实都很清楚,大家也知道这样对学生的性格成长不大好,我转行后的工作比教师工作远远辛苦,但工作更有意思,收入也远远高于第一份工作,买房买车等现实问题摆在那里。
再回到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上来,既然我对老师已经不寄予厚望,那只有我们家长自己努力了,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天接触孩子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中学看是否寄宿,如果不寄宿也是很多的,寄宿也基本周末可以在一起,时间终究是有的,常常是我们自己忽略了,认为学校给我们解决了一切问题,有时间也不曾去想办法尝试教与育。为人父母至少要知道智商、情商和逆商的问题,不可否认天生的因素很重要,而教育的意义在于我们尽量去引导、修正,一个人成长受先天基因、后天环境共同作用,先天基因从呱呱落地就决定了,如果不大好再抱怨也没有用,而后天环境因素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因此孟母三迁的故事如此出名了。学生所处环境不外乎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我们尽量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学校环境就形成了,老师和同学形成的一个小环境我们无法把握细节,所以最后我们能完全把握的就是家庭环境,我们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我们的言谈举止是什么风格,家庭人际关系如何,我们怎么和小孩沟通和对话,最终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影响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不知道自己的实际表现是怎样一个水平,到底合格不合格? 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有做得不够好不够到位的地方,但是,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反思能力,这个是容易分辨的吧?就我自己而言,至少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不可能全部靠学校靠班主任,谈不上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但总有反思的时候,有反思就有进步的可能了。我恐怕绝大多数父母在小孩面前都是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对的,即使知道错了也不承认和改正,老羞成怒是他们的一大行为特征,从来不会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你听到最多的一句是: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我们平时吃饭时,谈起单位里的人与事,谈起亲戚朋友同学的人际关系,从来不避讳小孩的,让他知道我们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看待社会上人与事的,让他从小知道那些事情是家里谈,外面不能乱说的,所以后来他长大一些了,出去亲戚朋友家玩,我们从来不担心他讲一些不该讲的话,因为发现他从来不会无脑的乱说,当然大部分可能是天性,但不排除平时给予他的家庭影响,这个分量是多少就不知道了。
上面讲到智商、情商和逆商,到底我们家庭教育能影响多少,这个不好衡量,需要很长时间证明,也没有数学那种标准答案。就我个人而言,智商的引导,我比较认同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感觉初中以前可能基本形成了,就看我们引导激发多少了,幼儿园和初小,各种棋类、扑克、乐器、积木,都陪孩子玩,也不去花钱做任何的培训,就是自己随便摆弄,孩子高兴就行,后来也没有形成任何兴趣,但至少他比较自由快乐。情商方面,我认为不自私是现代比较重要的一点,大部分孩子不是独生子女,就是最多家里两个,都当宝一样的,这样环境里成长,如果还溺爱,就会形成不能拂逆他一点点,不然就寻死觅活,最后可能发展为不可控的性格,有一天杀人或自杀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了。逆商方面,有些人天生是很高的,生来是打不死的小强,有些人生来是软弱性格的,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引导是有必要的,当我孩子成绩考得不好的时候,我会跟他说偶尔一次不重要,下次努力就行了,要有勇气和决心翻盘;有时也跟他讲一点伟人的事迹,或者假设一些情况,告诉他面对挫折要坦然,我不喜欢那种非得搞定一件事的性格,虽然容易把事情做成功,但也容易走极端,我喜欢坦然面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小孩的成绩在中学也不稳定,有起伏也是正常的,不强求一定要什么第一名,防止变成乖孩子没出息。
最后,其实到底我们的家庭教育如何,什么水平,真的是不知道的,谁也不知道自己孩子有多少问题,我自己是不敢保证的,所以常常有点担心,但也没有焦虑。作为男孩子,从小就爱玩游戏,初小就爱玩4399页游,不到初中就爱玩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我向来是不禁止的,但规定时间限制,比如玩2个小时,比如姿势要正确,眼睛离手机要远,其它同学都玩,你不让他玩,就和同学脱节了,别人讲什么你都不知道。目前比较好的,就是小学一直是班上或年级前几名,第一名常常拿,进了一所市重点中学,班上第一名,年级第一名都拿过,年级一千多人,大小考试全部控制在全级前30名内,学费是免了的,计算机也学的不错,Python和C++都有涉及,但现在学校的作业真多,课外的时间不够,学习多少顺其自然了。我不认为家庭教育对他有决定性的作用,天性是占了很大部分的了,作为父亲其实有很多做的不够好的,我的性格也不是很好,希望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希望他在快乐中度过中学时代,考上一所好的重点大学,当然也不强求,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