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BBC纪录片,叫《人类星球》。探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总共8集,分别探讨了极地、山区、海洋、丛林、草原、河流、沙漠和城市的人类活动。很值得推荐的一部纪录片,在讲高山那一集,讲到了“天葬”。我想起了7月份专门去色达看的那场天葬。
【关于天葬、关于生死】
记录片里提到的天葬其实与我亲眼在色达所看到的天葬,有一点相似,又有些不同。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百科
一个多月以前,当听说我要去色达看天葬的时候,我那个好朋友就叮嘱我,看完天葬要告诉他看的感受。并且我一直没想好用什么形式去写当时的心情和感悟。严格来说,在去之前,我心里是带有一种仪式感去看这场天葬的。就像朵朵在出发前,开玩笑说要去净化和洗涤一下心灵是一样的意思。当时去色达的初衷只有两个:一个是那传闻中拆了很多的红房子,虽然依旧还保留了很多,还是那心心念念的红色佛国;二就是为了天葬。
去之前,我也了解了一下网上传达的天葬文化和习俗,最主要的是想提前了解一下注意事项,以免到时候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犯下什么禁忌。
在藏人眼里,天葬台是神圣而高贵的存在。而色达天葬台位于佛学院附近的一个半山坡上,是为数不多开放供给游客观看的天葬台。每天下午固定都会有天葬仪式,免费感受,可以在佛学院停车场拼车前往,一般是一两点钟开始,每天需要举行天葬仪式的逝者少则四五个,多则可以达到将近10个左右。这已经成为了来色达除了参观佛学院之外最大的项目了。
我们那天去的时候,也是一点多到达的,色达天葬台又名”喇荣大尸陀林“,天葬台并不像网上看到的那种举行天葬的很多地方荒野脏乱,反而有一些佛塔、雕塑、石刻画,看起来正规、庄严而神秘。听说是在2011年重拟了修建尸陀林的计划,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色达天葬台。现在的天葬台不仅是作为实施天葬的地方,也是介绍天葬文化的场所,据说上师丹增嘉措仁波切用心血重建这座尸陀林的用意之一就是希望所有到访的来客,都能对生与死有一种更深刻的体会。
天葬台坡下有一座内部镶满骷髅的石窟和一座挂满整片整片人发的高塔,有一片空地专门圈起来供给游客观看,我和朵朵找了最前面的一个台阶坐下,肢解遗体的地方也被单独圈起来,并用一块脏旧的布帘遮住,真正血腥的一幕是天葬师肢解遗体,但这一幕一般是不会让围观的人亲眼看到血腥的过程。我们坐的地方距离肢解台大概不到50米,所以有风吹过来的时候,依旧可以隐约看到肢解台。
出于传统和逝去亲人的尊重,在大多数的天葬台,藏人并不欢迎外来者。若是贸然随意拍摄天葬的具体过程,更会被看作是一种亵渎。所以,人们也一般只是在举行仪式前拍摄一些照片。
等待天葬开始的时间很久,听说藏人死后要天葬的人,要被脱尽衣裤,把头部弯到膝盖处,使之蜷曲如初生婴儿状,再用白布包裹,放上一条哈达,意思是使死者以新生儿的姿态进入新的轮回。一般会先被亲人送往佛学院,有几位僧人会为他昼夜诵经七天。七天后,死者被送往天葬的仪式地尸陀林。送过来后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仪式,也还会有喇嘛诵经超度,看到不远处抬运遗体的家属开始转白塔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看到天葬开始。一具又一具的遗体包裹着被亲人们抬着一圈又一圈地转白塔,然后再抬上天葬肢解台。那天看着送过来的遗体越来越多,看到的大概有将近10具左右。
在等待遗体抬上肢解台的时候,好像秃鹫能感应到一样,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秃鹫,成群成群的在天空盘旋,一波接着一波,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起初漫天的秃鹫在我们头顶的上空翱翔,随着,过了一会儿后,就像得到口令一般的,成群结队的有秩序的冲下停留在山丘上,时刻准备待命俯冲。最让人吃惊的是,它们停的整整齐齐,不争不抢地方,比围观的人还整齐。
待亲属们渐渐把遗体抬上肢解台的时候,传说中的天葬师也出现了,那天一共有2位天葬师,天葬师穿着特有的天葬师衣服,一上来,就开始霍霍的磨着刀,刀在天葬师手里,银光闪闪,秃鹰来的越来越多,一个喇嘛爬上山坡,守护在秃鹰前面,不让它们提前进入肢解台围栏内,还有几个家属,为了阻拦它们提前进入,抬过来一大袋类似应该像糌粑的东西分给秃鹰们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偶尔会有几只等不及的秃鹰想冲进围栏内,都被喇嘛或家属们赶出来了。
在天葬开始前等待的这个过程,天气并不好,开始晴空万里,蓝天白云,过后却乌云密布,并开始下起小雨。其实我坐在那里一直还很平静,心如止水。除了让我诧异秃鹰的秩序外,围观的人群却让我感触很深,人群并不安静,大家拿着长枪短炮的在拍摄秃鹰,还有不守秩序的人们插到最前面的台阶空地前,遮挡着后面的人群视线,后面被遮住视线的人群开始怨声四起。说实在的,那个时候,人类表现出来的行为,连秃鹰都不如。
一具又一具的遗体被亲人们抬上来后,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地上,人群开始紧张起来,大家全神贯注的盯着肢解台上。
“恩,我看到了,那是个大人”。
“哎呀,那是一个小孩,那么小。好可惜!”
“我看到腿了,而且脚已经黑了,好瘦,只有骨头了。“
“好恐怖,天葬师在划开那句遗体身上的布,天哪,好像在割开了皮,在砍骨头。。。”
人群中有不断有一些人在惊呼所看到的一幕又一幕,恩,在风吹起布帘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一点点,天葬师一刀又一刀下去,可能割开了皮,切开了肉,砍到了骨头。一具又一具遗体在天葬师刀下,可能皮开肉绽,可能血肉模糊,可能骨肉分离。
天葬师仪式并没有举行完,可与此同时好几百只秃鹫一窝蜂地却不受控制的扑上去,天昏地暗,尘埃滚滚,看不清尸体的所在,就只见秃鹫们争食的壮观场面。那一刻,我才开始有点小触动。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本来很自然的真相:
生而为人,人,有的时候,就真的太在乎自己了。面对死,说到底,一具人的尸体和一具动物的尸体,并没有任何分别。
这便是生命的真相。
【直面生死】
其实不同于在火葬场我们同亲人告别时的撕心裂肺,藏人对待天葬台的分别似乎格外平静、淡然与豁达。天葬文化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观。
死,对藏民族来说,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在藏传佛教讲“六道轮回”,赋予了生死更长远的意义,这兴许让死亡变得不那么令人畏惧,也在潜移默化间赋予藏人面对生活更大的能量。
当然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面对葬礼。在我小的时候,亲戚家一位老人去世了,在我们家那边风俗是火葬,我跟着亲属们到达了火葬场,那个时候很小,却不知如何有勇气亲眼目睹了整个火葬现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还可以让小朋友亲眼观看。我看着他们传输遗体,我在火葬场内部看着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火化遗体,那是我第一次目睹,应该也是最后一次。遗体开始火化,火,燃烧,燃烧,成为灰烬。很多年以后我还一直记得那个工作人员是如何用工具把骨灰扒下来,然后装进骨灰盒里的那一系列动作。
你敢直面真实的死亡吗?
我想多年以后,当我面对生死,准会想起在色达喇荣天葬台度过的那个午后,漫天的秃鹰飞跃在四千米的海拔上,冲向天葬台上那些被分离的遗体时尘埃滚滚、天昏地暗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