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钱激励人,会带来意想不到令人惊讶的后果,对人类会产生一系列价值观和动机的问题。例如我们如果用金钱来让普通人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分类处理,而不是随手丢弃与用镌刻在地上指向垃圾桶的脚印指引普通人走向垃圾桶然后扔垃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会让人产生我丢垃圾是金融经济行为,我合理丢垃圾就会获得金钱,但当我有了足够的金钱我是否就可以放弃合理丢垃圾的行为,因为有钱就可以随手丢弃。这会形成金钱至上的畸形价值观和观念,人们将一切行为与金钱挂钩,所有的行为都要思考这件事为自己带来的经济收益,而不是是否让自己心灵愉快或者在与其他人交往舒畅与社会交谈让自己心灵更愉快形成积极向上思想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第二种方式就更有意思一些,它会让人在合理丢垃圾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是一种自身建立道德观念形成良好人性价值观的过程,人们在社会赞赏的行为中提升了道德阈值和约束,让自己心灵更有成就感,更有满足感,同时人生也有了意义在社会存在有了意义。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学习文理科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觉得以后好找工作,这种功利心不在少数。有人其实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是学习文科完全是工作需要,或是有人不喜欢物理,是为了找一份合适工作。用金钱激励学生学习自己不想学习的东西,这是金钱激励的一向手法。但是在激励的过程中人们失去了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或者真诚热爱的心流,如果你真的喜欢某项事务你会源源不断获得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让你幸福的从事你喜欢的工作,过你想过的生活。
假设一个不太好的例子,毕竟是我虚构的。我只是说如果,如果用钱激励学生家长接孩子回家,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回家,让他们体会家长对孩子的温暖和爱,很多家长会因为有一份收入而乐于去接孩子,那一些家庭富裕忙于工作事业的家长会不会因为这笔钱对于他们的工作来说九牛一毛而不去接呢?当然不乏好的家长,他们即使有在忙碌在有钱的工作也会接孩子放学,让他们体会家长的爱。功利心金钱激励的利益心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或乐于去做的事情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能从中获得心流,到底那种心灵更让人愉快,更让人觉得生命有意义呢?
如果引用金钱报酬来提高某些行为发生的频率,往往会使人类失去主动进行该种行为的内在行为动力,失去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做这件事的热情和荣誉感自豪感,失去在这件事中获得心流和愉悦,因为他们不是从是否喜欢做这件事出发,而是看重背后的利益价值和金钱回馈,这样的奖励制度有害无益,只会把人类心灵的净土真正乐于做某件事的内心深处真正的热情和愉悦抹杀,所以要小心谨慎。
做事情还是要顺从内心的热情和愉悦,如果非常乐于做的事并且能从中获得心流,说明这件事是值得做的,如果违背自己的意愿太过功利心,往往会让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在虚构的经济网络中,失去做事的意义,失去内心真正向往的热情事务,往往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