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源自南戏,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又称“广东大戏”,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有幸在油麻地戏院剧院观看了粤剧《牡丹亭惊梦》。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毋庸置疑,《牡丹亭》便是汤显祖戏剧最高的成就。今日如此近距离欣赏这经典曲目粤剧《牡丹亭》,被此剧的各种精彩与美妙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从配乐到曲调;从唱词到肢体表演,都绝妙无比,那种精致曼妙、优雅舒缓、由内至外都极其唯美的艺术,叫人深深陶醉,无不为之着迷。
此剧经典梦幻的故事、优雅婉转的唱腔、曼妙的角色演绎和浪漫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皆叫人深深陶醉。
《牡丹亭》把梦幻与现实相结合,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亦真亦幻的神奇爱情故事成了经典,令人无数人痴迷。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的独生女,因教书先生教授了《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词,便萌生伤感之情,与丫鬟一起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之后更生伤春之情,归来竟然梦见与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园内浪漫幽会,梦醒后独自入后花园寻找梦里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杜丽娘“游园”、“惊梦”和“寻梦”等几段戏。
“惊梦”这一出戏演绎了杜丽娘,在自家后花园里,看着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春色,感叹春光的短暂,激发了她青春意识的觉醒。杜丽娘第一次感受真正的春天的气息;第一次发现自己和春天一样美的生命;第一次春思的烦闷、幽怨无从排解,用那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表达出了对自己美好青春耽误的不满,对封建礼教的憎恶,更是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步步娇】和【皂罗袍】两曲,把杜丽娘初次踏出深闺的娇羞神态和各种微妙的心理描摹的细腻生动。如深闺女子的苦闷、青春觉醒后的苦闷、游园时的淡淡幽怨和莫名的惆怅,一景一情,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既然对爱情的渴望、幽思无法实现,就只能在“幽梦”中寻求,梦中与柳梦梅甜蜜的约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成婚,最终还魂复生……多么的奇幻美妙!这样梦幻而浪漫的故事怎能不叫人着迷呢?又怎能叫人不奉为经典呢?
《牡丹亭惊梦》由某某大师表演,她的演绎唱做俱佳,自然大气、生动细腻,舞台作风雅静深沉,表演自然细腻。如【皂罗袍】一曲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精致光彩的头饰装扮下一双淡淡幽怨的眉目,自然优雅的表现出对辜负大好春光的感叹。再如【绕地游】一曲:
“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主角身着浅色罗裙,缭姿镶银丝边际,水芙色纱带曼佻腰际,一件紫罗兰色彩绘芙蓉拖尾拽地对襟收腰振袖的长裙,举手投足皆如蝶舞般轻盈曼妙,如溪水流淌般舒展清雅,耳边缭绕着婉转动人的演唱曲调,音色柔美甜润,运腔高低抑扬,轻重急缓,字字珠玑,随剧情和人物的需要,以情带声,唱腔委婉,自然流畅、优美动听。再加上水墨山水和淡雅牡丹的舞台背景,整个氛围古典飘逸,这种曼妙绝伦的演绎十分唯美,迷乱了我们的双眼。
今日欣赏到这样一场听觉与视觉的戏剧盛宴,粤剧之旖旎悠扬,《牡丹亭》之曲折梦幻,不仅被完美的舞台演绎深深吸引,更被故事中蕴含的艺术魅力打动。《牡丹亭》的主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阶级已变得更加顽固和腐朽。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达出解放个性,追求自我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同时批判揭露了程(程颐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牡丹亭》的思想内涵是与虚伪和残酷的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一次冲击。他们竭力鼓吹程朱理学,高唱“女德”,表彰贞节,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追求自由恋爱的美好向往。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又一敢于反对封建教条的勇敢女性形象,这种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对当时及后世的人们影响深远,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