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对这个剧名莫名其妙,看完后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却依然给了我巨大的感动感触,三个女人一台好戏,这就是我看《三站台》的最直接的感受。
美国运动集市剧团推出的《三站台》改编自契诃夫名作《三姐妹》,剧目介绍类型为形体话剧。无法准确定位这场剧,是话剧同时有大量歌舞的成份,是歌舞剧又有大量的对话的细致的感情脉络推动,是悲剧又有大量诙谐幽默的对话的夸张的肢体动作,在载歌载舞、争吵笑闹中完成了一幕幕悲欢离合和人生起伏,日常嬉笑怒骂中寓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锥人心最深处却又转瞬跳离一段搞笑场景,笑中带泪,悲而不伤。
三姐妹的形象各有特点,隐忍担当的大姐、高傲优雅的二姐、充满美好向往的小妹,其他的角色也都被演绎的形象到位,承载着全家人厚望却始终无法做真实自己的兄弟,品味低俗却一直在全家狂刷存在感的弟妹,几位分别追求三姐妹的军官,从衣服、身段、走姿、配饰甚至是细微的小表情都显示出这个角色的特点和心理,整个剧三姐妹是主角,但每一个角色都很到位。全剧结束后全体演员便装和观众互动,才发现和剧里的人物形象反差非常大,显示出了演员的功底。
舞台设计、道具、走位非常巧妙。四张桌子,七八张椅子,一个壁炉和轻便的小家具、小饰品构成了舞台上的所有道具。全剧场景转换根本没有关灯拉幕,演员直接端着桌子走位,随即进入下一幕。舞台背景直接就是一块黑布,整体以黑灰色调为主,是想反映现实主义色彩吗?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做到了。唯一鲜艳的色彩就是那个庸俗而又现实的弟媳,嫩绿的裙子和腰带,粉红色的丝袜,一开始是被全家人嘲笑的低俗和代表小镇水平的审美,却在后面因勾搭上了老公的上司而过的锦衣玉食,而自诩来自莫斯科高雅的三姐妹最后却都陷入了感情和人生悲剧,这也是巨大的反讽了。
全剧有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贯穿全剧的“我要回到莫斯科”,莫斯科成了姐妹们心目中美好童年和美好生活的象征。小妹举的一个例子,打开笼子,笼中鸟却不会飞走,因为它已经习惯了瓜子和水杯,正是象征了她自己的心态和处境 。还有家里唯一的兄弟一直手里拿着一本书,因为他从小被全家人寄予厚望要当一名教授,却活得那么压抑。还有壁炉上的相框、母亲留下的钟表,都是对旧时美好生活的留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场的三姐妹、三杯茶与收尾的三姐妹、三杯茶遥相呼应,结束时的三杯茶和三本书构成了一个房子的形状,只是时空转换,经历了太多事情心境已大不同。在互动中,导演说,这象征着她们心目中向往的却永远也回不去的莫斯科,而在我看来,还有三姐妹经历了这一段人生悲欢之后的感悟与独立,不要把生活希望寄托于男人或兄弟,要自己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家,属于自己的“莫斯科”。
看《三站台》全程沉浸其中,最痛苦的一点是全英文对白,看剧过程中要不停地一边看演员,一边看字幕,有好多因为文化差异没有get到笑点在哪里,有时候看台词错过了演员的面部小表情,有时候只关注演员的情绪却不知道他说的啥,稍显不流畅。但是全剧看下来,没有任何跳戏的感觉。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就是有的在前面出现的道具、细节和线索,本以为后面会有所交待,却不了了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确保了主线非常明晰,不横生枝桠,非常好的一幕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