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课程的逻辑第9章学习笔记

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课程的逻辑第9章学习笔记

作者: 一点就通报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19:25 被阅读0次

      本章旨在探讨“探究学习”的来龙去脉,梳理“探究学习”理论的发展背景、主要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一、探究学习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探究”的概念,是教育学自古就有的研究课题,不过“探究学习”的概念却是在美国的新课程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产生的。这场改革的动因是:1、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加速度和连锁式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新的基础学力,尤其要求有应付变化的适应能力,知变、处变、制变、创变;2、科学认识的质的变化,加上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人带来的危机感。布鲁姆强调新的学校课程要注重“结构”与“直觉”,并且要有不断更新的机制,而施瓦布则试图以“科学的结构”和“科学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为前提,揭示探究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力图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科学的成果,使学生把握学科的结构,进行探究学习。他同布鲁姆一样,要求把学习者作为小科学家看待,这样,教学过程便成了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性活动。如果说,布鲁姆是从教学内容的侧面展开他的发现学习理论,那么,施瓦布则是从教学方法的侧面展开他的探究学习理论。两者的共同点是,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基本概念和探究方法、形成科学态度的学习方法,强调创造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探究学习遵循科学家运用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1、是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2、旨在培养儿童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3、旨在有效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科学概念。4、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可以说,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是现代理科教学应有的模式。

        二、探究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

       怎样让儿童学会探究?伊利诺大学探究训练研究所所长萨奇曼提出了“探究训练模式”的主张,即通过儿童的自主活动去发展自然界变化的种种因素,给儿童提供一种得以主动地、系统地、经验性地、归纳性地展开科学探究的教育计划。探究训练的目标由三方面组成:(1)使儿童发展探索材料、处理材料的认知技能,和每个儿童能够自发地、有效地探索的逻辑与因果性概念;(2)通过具体情节的分析,形成概念,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儿童开展迄今从未有过的新型的学习;(3)利用发现的喜悦和自觉探究与处理材料时所伴有的智力兴奋这两种内发性动机作用。"探究学习理论的核心人物施瓦布则从“现代科学的本质”的高度,主要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探究学习的必要性。他倡导科学的方法分如下七个阶段:(1)形成问题;(2)搜集可能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数据;(3)再形成问题;(4)决定问题解决所必要的数据;(5)计划旨在获得数据的实验;(6)通过实验获得数据;(7)解释数据。他主张,课堂是从事探究之探究的场所。探究的课堂需要新的教学技术,其目的不仅是一组知识的明确与教示,而是激励和指引学生的发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能动的学习。他认为,此前的教育犯过两大错误:一是机械的方法代替了智力活动;二是陷入了单纯地传授知识的倾向。

         探究学习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加涅为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不可能有任何学习。学习时“初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终结时的能力,将会比早期能力更高一层,这正是学习的成效,是新的学习的形成。如果在学习终结时未能表现出更高的能力,那么该学习便是无意义的。加涅的教学论思想的精神是,把重点放在能力上,知识是广义的能力的一个因素。他还进一步阐释了“学习的条件”,所谓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发展必须依存的前提条件;而学习不能归结为单纯的成长过程那样的人的内部倾向于能力的变化。教学,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他把教学设计分成八种类型,构成了一个序列: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形成、语言联结、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这些学习中,低层次的学习是高层次学习的必要条件。根据加涅的见解,“高级能力”指的是“抽象化、概念化能力”、“概念的形式操作、逻辑操作的能力”、“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思考能力”。在学校教育中,“高级能力”的学习主要跟三种类型的学习有关:1、“概念学习”。指低年级使用观察、比较、分类测量等比较低层次的探究能力,形成“类概念”的活动。2、“规则学习”。指中年级事物与事物的关系中获得的“关系概念”和在发现现象中的“规则”、“规则性”、“法则”等的学习中,运用检验假设、统一条件、预测、数据解释等比较高层次的探究能力所构成的活动。3、“问题解决”。是在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处于三类学习中最高的一个层次。加涅的“探究学习”为课程设计的“层级化”提供了思路,归结如下:1、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2、某一种学习是否成立,可以从学习者的初始能力与终结能力之间的差异加以判断。3、要有效地实现学习的最高层级——问题解决,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和能力。4、不排除教师的适当指导的前提下保障儿童自由活动的教学设计。

       三、探究过程的要素分析及其教育价值

       所谓“理科课程”,不仅要反映科学知识的本质,而且也要反映学习者探究科学知识的特性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特性。因此,优质的课程是不可能把教材与教学方法绝对对立起来。探究学习的特征就在于重视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因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倘若离开了探究过程就不能建构。倘若把构成科学的探究活动的要素性过程加以析取,那么着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探究方法就可以被揭示出来。加涅基于这种想法,析取了探究过程的要素,搭建新的初等理科—S-APAd 基本框架。而日本学者森川久雄析取的探究过程的构成要素则是:观察、分类、测得与数据的运用、传递与记录、时空关系的把握、推论与预测、假设的设定、操作性定义、条件的控制、实验、数据的解释、模型的建构。探究学习论与发现学习说一样,为讨伐传统教育,开拓创造教育吹响了号角。现代的理科教育,不是让学生去读科学,而是动手做科学。这样,传统教学的教材中心将让位于方法中心,教师主体将让位于学生主体。探究学习论推动了理科课程、教材、教法的根本改造,也推动了对教育目标论的分析研究。它强调,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掌握知识如何获取的过程更为重要。正如菲尼克斯所说:课程,是由学术引申出来的知识组成的。所谓教育,就是在探究过程引领下这些知识的的再生。因此,探究学习论有它的合理内核和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课程的逻辑第9章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mt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