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阅读一本有关西方文明的书,名字叫《西方史纲》。这本书的阅读已经接近尾声,在感慨作者知识渊博,见解深刻的同时,整体的感受可以用受益匪浅来形容。
通过阅读我理清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也填补了我在世界史方面的一些知识空白,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一些困扰我多年的历史难题。
比如,我一直不明白的是,既然西方人普遍信仰宗教,而宗教往往又是迷信的象征,但是,为什么他们又发明了那么多的近代自然科学?他们是如何处理科学和迷信的对立关系的?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宗教的底色和科学一样,都是理性!在基督教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中,理性就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惊讶的发现,原来是理性协调了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再如,为什么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展的较为顺利,政权的交接较为平稳,以至于史学界把他们的革命称之为“光荣革命”,而隔着一条海峡的法国大革命却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以前给学生解释的是法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也低于英国,存在着边革命边发展的现象。
而本书的作者却给我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她说到,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早就融为一体,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他们没有必要也不能对贵族进行清算。既然革命的方式是温和的,流血的可能性自然很小。
胡适曾经说过,历史就像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其实,也不尽然。记得我在上高二的时候,教我历史的老师是一位中年男人。那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教学态度完全没有问题,讲课的时候还总是面带微笑,但是,他差点抹杀了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影响到我后来高考后志愿的填报。因为他在讲课的时候,只会让我们划住这一句,划住那一句,然后就是背吧。他从不对知识的具体含义进行解读,更不会给我们讲有关的历史故事。
于是,本来生动有趣的课堂却被搞得死气沉沉,百无聊赖。在得知下一节课是历史课时,很多人的内心都是沮丧的,是拒绝的。但是,没有人敢发牢骚,更没有人敢开骂,因为历史老师的女儿也在我们班。
有句话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他。是的,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也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十多年来我经常提醒自己,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我尽可能做到每天都读一些书,哪怕只是三五页,也是开卷有益。在讲课的时候,遇到自己熟悉的历史故事或者历史人物,适当的分享给学生,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大概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就我13年的班主任经历而言,这句话确实不假。只有当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亲近时,或者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学生才更愿意听信老师的教诲。不过,后来我发现,仅有关系好还是不够的。关系好,顶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会坑我,但是,学生也会想老师说的不见得都是对的。毕竟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老师所知道的也只是三千弱水中的一瓢而已,老师话语权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
比如说,我已经送走过三届高三,但是在高考的志愿填报方面,我依然知之甚少,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询问时,就显得底气不足。而在这方面,张雪峰老师应该没有我这样的苦恼,因为人家是专业的。所以,有时候我会这样想,难道我们教育学生的都是对的吗?或许,只是我们自己认为是对的罢了。
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目前为止,30年来我从未离开过校园,只不过以前是学生,现在是老师,身份虽然变了,但是有个观念一直存在:我从来都没有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一路坚持着学习呢?学生时代,应当是对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执着追求。至于上班之后,坚持阅读更多的是想从书本中找到一些教书育人的有效的方法。后来,我逐渐发现,人的一生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长,这一生到底该怎么过,大多数人似乎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即使没有选择的机会,我也想知道我应该有什么选择,于是,我选择了读书这条便捷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