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结束的夫妻旅行节目中,付辛博和颖儿这对年轻夫妻在节目中自爆婚后双方各自管理财产,实行AA制。激起了网友们的吃瓜热潮,有人认为婚后AA没什么不好的,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也有人觉得夫妻之间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算计金钱太伤感情。
你赞同婚后AA制吗?看看壹诧的小伙伴怎么说~
正方
Ada
结婚之后aa制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即合理,我认为是可以被理解的。
首先婚后aa制的概念其实很模糊,所以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常常存在一些偏差和误会。就拿傅辛博和颖儿的aa制来说,他们所谓的aa制实际上是各自管理自己的财产,女方负责自己的支出,男方负责他本人和家庭的一些支出。其实对于两个都有收入且收入很高的人来说,aa制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夫妻双方的财产纠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像现在的人们结婚之前都做婚前财产公证一样,其实这是年轻人对财产观念的变化,而这种观念遇到了婚姻这种具体的环境中却不被接受了。主要原因出于中国的传统婚姻观念,结合从古到今的婚姻模式得来的。婚后大家搭伙过日子,钱要放在一起花,这是不是一种关于婚姻财产使用的一种刻板观念呢?这种刻板观念不容打破吗?显然不是。
一旦跳脱出这种关于婚姻财产观念的刻板印象,结合夫妻双方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收入情况,那么aa制有他自己的好处。例如,AA制可以有效避免家庭纠纷。一旦结婚夫妻双方的资产开始混着用,尤其是双方收入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不平衡心里,影响双方感情。而如果AA制的话,我拿我自己的钱买我想要的东西,孝顺自己的父母,夫妻双方很多矛盾都可以避免。
在当代社会,年轻人的婚姻财产观念的变化是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同步的,一部分人更希望在感情和婚姻中增加一些理性,但是这些理性跟爱情的感性并不冲突。感性产生爱情,而理性则能让爱情更长久。

Jason
是谁说,财富不是个人的?谁赚钱谁决定怎么花,不是很正常嘛!婚姻也是家庭关系,共同支出的部分可以AA,另外自己交友带娃吃饭的钱当然可以AA,所以我觉得婚后两个人平均分摊费用,各出各的,为了家庭发展当然是可以的。
我突然想起,在国外哪怕夫妻出去吃饭,也是分开各自给自己的钱,而不是说包含关系,这样做好处就是家庭支出更加理智、账目清晰,而且不会有冗余的浪费出现。自己赚的钱自己内心也有b数,不会挪用对方的钱乱花,一切都是完美的理财状态,其实这样也挺好的,保证了家里的经费运用不会陷入绝境。
回到中国,我身边其实也有不少已婚的朋友,或多或少保持着AA的婚后关系习惯,不是说别的,也是双方都有在工作,不想把命运完全依赖甚至依附在另一方身上,这样大家反而不会因为经济导致压力更大,反而能够更长久的维系好家庭的亲密关系,挺好的~

Kevin
对于“90后”乃至“95后”而言,AA制绝对是使自己独立于人情世故之外的最佳方式。逐渐接过消费主力大旗的年轻一代,习惯了直来直往,习惯了直话直说,不喜欢绕着弯弯的肠子记着复杂的人情,那么AA制有何不可呢?
成年人的世界里应该有更多的独立,工于算计的人总是能够在人情社会里混得开,因为他们懂得衡量付出和收益的成本,但是相比之下绝大部分的普通人,由于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脑细胞在这一类事物上,因而常常在不经意间便吃了哑巴亏。
与此同时,在很多场合里大家彼此争着买单的画面,也实在是有些令人汗颜。诚然,这是中国社会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现象,乃至于可以上升到文化层面来进行讨论,只是当下社会当中似熟不熟的人太多,又有太多的社交环境让人疲于应付,因此AA制的优越性,便在这个时候凸显出来了。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AA制能够降低我们的社交成本,提升生活效率,同时避免尴尬从而缔造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多点AA,少点虚假人情的消耗,才能给自己留出更多前进的时间。

反方
Jamie
聚会、相亲实行AA制,在如今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且认可,但婚后仍旧坚持AA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至少,我认为不可取。
结婚说到底就是为了整合两个人的资产,增加抗风险的能力,以及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都有独立的财产支配权,经济互不干扰,分摊的大多都仅仅是物质消费但不涉及其他。如果婚后仍然坚持AA制,这和谈恋爱有什么区别?那么各过各的不好吗,何必结婚遭人诟病呢?
很多人婚后选择AA制,也不过是为了赶时髦罢了,AA制真正实行也是很难操作的。家庭事务本就繁琐,哪部分是个人花的钱,哪部分共同承担,本就不能轻易分清。何况有这闲工夫,不如多培养感情。毕竟人一旦斤斤计较起来,感情就容易被消费。更何况,分不清的时候,吵架是无法避免的,实在不值得。
现在社会家庭仍普遍是“女主内男主外”的模式,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辛辛苦苦没有相应报酬,却仍要AA家庭支出。AA制看似公平,但在家庭中显然不合理,毕竟付出与回报并未对等。实行AA制,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更多的应该是AA家庭事务吧。
婚后还要AA制?没问题啊!那么怀胎十月,我五个月你五个月吧,多公平。

Jean
结婚之后,继续AA制,我觉得不能理解。
一是,中国不是西方国家,我们是个重感情,重情义的民族。如果结婚后,大家还计较得很清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总感觉有一层隔阂在里面,时间久了,很容易产生矛盾,影响夫妻感情。
二是,如果结婚后继续AA制,说明你比较在意彼此的财务,不想自己吃亏,不愿意为对方承担,内心是个自私的人,对方恐怕也要考虑你是否能托付终身。另外,夫妻两人很难说收入情况一样,AA对一方来说没压力,对另一方来说,也许就压力大,长期如此,岂不是造成不平等,不平衡。这个家庭还能长久维系吗?
三是,大家什么东西都AA,买衣服、吃饭等花钱少的地方还无所谓,但如果碰到用钱大的地方怎么办,比如买房,如何AA呢?两人出一样的钱,各占一半吗,那岂不是有点像股份公司了。又比如家里老人生病,如何AA呢,难道谁的父母谁出钱?这闹得还像一家人吗。
夫妻相处本不容易,如果分得太清,恐怕就做不了夫妻了。
Peppy
在美国,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乃至夫妻下饭馆常常使用AA制付账,这是在一些西方国家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五千年的历史遗留,致使我们还在儒家伦理熏陶下,朋友之间都有一句话,“谈钱伤感情。”费孝通也曾经讲过中国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有人说夫妻AA是开明进步男女平等的体现,但是说非要AA的话,这人情账又该怎么算呢?
老师说过,当年的亚当和夏娃一起偷吃了禁果,但是由于是夏娃怂恿的亚当,所以上帝为了惩罚夏娃,女生才有了生育之苦痛,故而男女在身体上就有了差别。如果有AA制,我真的很希望好好算一把人情账,养娃费、喂奶费、保姆费等,也麻烦结一下账?但是这种能算吗?女人收了男人的“小钱库”,一半以上的女人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缺乏是社会工作的不公平和上帝的不公平导致的,那女方又能够怪谁呢?
至于要不要剔除传统关系,来一条社会契约,我想累了,算一把公司账,还要回家算人情账。只想说,你算得那么精明,你还是去娶人民币吧。

- END -
■ 编辑排版|Ada,一个90后老年人。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