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很多鬼怪传说,有句话叫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不相信不代表它不存在。
二爷爷是个法医,且做过院长,去世后仍要在老家选块风水宝地土葬。关于鬼怪风水之说是否真假,作者只能在这说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又何必计较?
那是一生最美好的年纪
我的老家在湘中一个小山村。九十年代初家乡的人都很穷。家里的情况从九七年开始越来越好。父亲还是比较有眼光的,在外面开了个小店不光把家里的欠债还清,还盖了两层的贴瓷砖楼房,一下子成了村里的有钱户。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变好了,但是跟父母亲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我跟我弟便成了万千留守儿童的中的两个,只能跟着爷爷在家里。
九七年读初一,因为初中在乡里,离家有十多里地。所以我们周围几个村的学生都必须在学校住宿。初一的宿舍楼本来是乡镇府的礼堂,后来乡镇府搬到河对面,这边的房子就统一交给了学校。
整栋楼是清朝那种青砖式的两层建筑。听说之前是清朝的一位大地主的祠堂。解放后就成为乡镇府的办公楼兼礼堂,二楼房间多就做办公用,一楼用做了礼堂。
学校的布局是背靠山三面环水。靠山一侧是老教学楼,两层红砖楼。楼板、房梁和护栏全部是木结构,典型的80年代风格。教学楼的正面是操场,操场的右侧是围墙,围墙中间有个门通到外面的一片柳树林。柳树林的地底常年潮湿,很多泥泞。就算是艳阳高照,柳树林里也见不到一丝太阳光。过了柳树林就能见到环学校而过的小河,有座木桥连通河两侧小径。
沿着右侧围墙再往前就是幢青砖砌成老房子,共两层,楼下空着的,二楼做初二86班的教室。教学楼的左侧是有几棵老槐树的河堤。
印象中老槐树有好几百年了,树干以读书时的年纪得三个人才能环抱。每到初夏树上就掉落毛毛虫。绿颜色那种,落到身上就个大包,非常疼,火辣辣的。
从老教学楼沿着有槐树的河堤走就能看到那幢青砖老房子。老房子旁边搭了两间厕所,男厕所有十多个隔间,至于隔壁的女厕所虽然我也想知道里面的格局,但是没那个胆。厕所的隔间全是木质的连楼板也是,走在上面咯吱响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