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5时28分,立春,是干支纪年的开始,通俗来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生肖换班的日子,严格来说,今儿起进入狗年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代珍传早春集训也将在两天后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4441487/b1099cb3f67f89ba.jpg)
最初我们的内训逻辑是,忙时打仗,闲时练兵。
时间上,一般我们每年两次,分早春训练营和夏末训练营,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对我们而言不那么忙,特别是营销人员。
内容上,主要是镜像化的练习与优化。
镜像化是我杜撰的一个词。
镜像,是要有一本作业指导书,新人来了能从中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样子,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越清晰越好!
化,则是优化。镜像是死的,人和事都是多变的,作业指导书需要不断更新,优化。管事的人(经理)每年来一到两次的自省是很必要的。
训练营,做事的人要吃透方法,管事的人要借此机会自省以优化。
就拿市场人员来说,我们整理了一套名为“两纲四目”的镜像化教程。
忙时以销售为纲,闲时以训练为纲,此为两纲。
价值塑造与有效传递信息、客户管理与评估、找到与被找到、行业深度营销,此为四目。
其实是把销售团队日常管理的要素,揉碎了掰开了,结合我们实际工作流、信息流,用我们的语言,整理而成一套可复制的方案,再给了一个变幻莫测的名字,如此而已。
最初,是我来讲,讲着讲着我发现根本复制不了。
他们也着急真心想学会,但我在课堂上的呕心沥血,对他们而言只是他山之石,与自己无关。
我近年订阅了大量的课程,什么清华宁向东管理课、香帅金融课、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听起来很过瘾,就算是路骋的“用得上的商学课”,天天听,听好几遍也与用得上无关。
至此,我才找到答案,教的人呕心沥血,学的人只是听一听,其实没毛用。
但我发现,讲的人,要想讲明白,一定要在台下花大量心血去融会贯通。
教是最好的学。
集训营的训练方式,我们从此改成,让业务骨干来讲,讲得好的可以和绩效、晋升相关,不光是从学术上认可,更需让学习的人称其为老师。
学习者把教会别人作为目标,动力与学习方法从此不同。
去年夏末,我以此为逻辑举办了第一届营销集训营,大家一下子就找到感觉了,连平常被我归入“张飞型”的销售经理,在台上也能侃侃而谈,而且非常有自己的见底,更重要的是集训营后的几个月他们在实践中销售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了,拿到很多新的订单。
今年我们不但是市场部如期举行早春集训营,还要邀请其他部门的人观摩,然后也会要求其他部门用同样的逻辑,把核心业务流的镜像化拿出来集训。
让干活的人得以融会贯通,管事的人在一旁打call,并实时优化流程、标准和表单。
近两年,我一直在内部开管理课堂,主要是围绕十二个关键词的内在关系展开。
目标~结果、问题~方案、
行为~规范、预算~费用、
差距~学习、情绪~士气。
讲道理、推案例、做演练,都有付诸行动,收效甚微,我在想接下来是不是也该让经理们开始开自己的管理品牌课程了。
当然,还有GMP、天天向上工作法、企业文化等,我们的集训营,内容会越来越多,形式也该越来越丰富。
我也是时候从教练的位置退下来,把业务骨干请出来,再搭个舞台,在一边做个拉拉队长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