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个月,想通的这件事,让我特别的轻松。最先往这个方面想的契机是劳动节的时候,回婆家串门儿。
看着大姑姐、小姑子家里人各个厨艺大涨,小家都过的很幸福。我也会开始怀疑自己。因为我并不喜欢做饭。原本我总是会说,我不会做饭。可又不是,因为整个孕期,除了最后一个月自己爸妈过来帮忙照料,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的。而且做的还尽量天天不重样。有段时间自己也早起做早餐,做的也不赖。
但是为什么,自从有了老人过来帮忙,只要有了理由,我就不会去厨房呢?
后来,我想了一下,是我有更多我想做的事情。我会学习个人成长类的,会学习育儿类的,会想不影响带孩子、做家务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事业,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唯独,我不想成为家庭妇女。而买菜做饭是一件特别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当从“我不会”到“我不想”的转变,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让我有了新的领悟。
这就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据我观察,如若洗衣做饭打扫、照顾老人孩子、事业有成………都想占尽的,好像还没遇到。
就看谁想选哪样,过哪样的生活而已。说不准,哪一年,我也觉得自己在事业上没什么力气使了,那我也就找其他事情做了。
同样也像育儿一样。不同的家庭就造就了不同的孩子。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里,理念又不同,有重视从小英语启蒙的,有重视运动的,有重视美术音乐艺术培养的,有重视阅读的,等等等等,每个孩子的特长各不相同。
因为时间、精力是一定的。我们只能从中选取一二。
虽然是个简单的道理。但自己悟出来的,就比“知道”这个道理,有多了一分通透感。看到他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也就不羡慕了。因为我有我不能放弃的,孩子必须贴身陪伴、养育长大,放弃带孩子去发展事业的工作,我不做。但也有我可以放弃的,比如只有有蹭饭的地方,那我就不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在孩子选择兴趣上,我想我也可以做到了,我们都很好,我们却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