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点收获,一点思考,一点行动

一点收获,一点思考,一点行动

作者: 丹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06:58 被阅读0次

从郑州参加班主任培训回来后,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中,有三句话时不时从脑海里蹦哒出来,第一句话是,“无论现在你班上的孩子表现如何,成绩怎样,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一百种可能!”第二句话,“对于所谓的‘问题孩子’,如果你眼中只看到了‘问题’,便会头疼;如果你眼中看到了‘孩子’,便会心疼。”第三句话,“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

一、收获好故事

故事以一张两个实验班“优生”和“差生”合拍的照片引入,让我们判断谁是“优生”,谁是“差生”,这哪里分辨的出来,分明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故事里的“优生”,一路遥遥领先直至考上重点大学、后来成了“中国机长”的飞行员吴镝,与每每上课便如屁股上长钉一般坐立不安、考试得分个位数、连拍班级合影也需要被老师“搂住”以便能控制他不捣乱的调皮捣蛋大王、初一便因为学习跟不上而转学去踢球、如今成了四川省足协教练的张凌,你能说谁比谁更“成功”呢?李老师说,在人生的天平上,他俩都是等值的。

“优生”或“差生”?看不出来!

故事里还有一个“问题学生班”的“差生”――宋怡然,当年上学时弱小、腼腆、内向的一个小女生,拍照从来都是边边上最不起眼的地方,后来初中毕业读了职高,再后来机缘巧合,居然成了一名激情奔放的摇滚歌手,还定居到了美国,还是自己作词、作曲,还开演唱会……

——我的天!这完全突破了我想象力的极限!

还有一名公交车司机的故事等等,所有的故事都传递给我们一条信息,“无论现在你眼前的这个孩子表现如何,成绩怎样,他的未来,都有一百种可能”。这种教育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为我曾经的狭隘、短视、急功近利而羞愧。

二、思考好教育

什么是好教育?我的看法是,作为一名教师,真心为孩子的成长、长期发展乃至终身发展考虑,尊重眼前的这个孩子,不仅仅因为他成绩好,而是除了成绩,把每个孩子都看成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丰富内心和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对好教育的思考

我做的好吗?不好。我曾时不时戴着“有色眼镜”唯成绩论看个别学生,我曾腹诽班里的“问题学生”那么多,我曾抱怨自己运气那么差,想让分走的学生居然还留在我的班上……

我的心好像被蒙蔽了,是的。我只看到了“问题孩子”的“问题”,我的心中有成绩评比、有量化积分等等等等,却唯独没有看见“孩子”,所以我痛苦、焦虑,我埋怨、斥责家长怎么给我送来这样一个孩子。我既没有用真感情多接近孩子,走进她们的心灵,也没有足够的智慧研究眼前的这个“难题”。

好在我有所触动,有所思考。班里有几个“问题孩子”,我再看他(她)们时,我的心态在变化,我尽量给她们一个善意的、包容的环境,我尝试了解她们的原生家庭,我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情况,去询问她们种种离谱的做法背后的原因,谁不想变好呢?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上、向善、向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属于她自身的成长和成功。

班上的杰、泽,我观察很长时间了,每次第二节下课,除了检查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都主动去打扫别的同学座位的卫生,这不是我要求的,而且天天如此,不刻意为之的举动常常在我心里荡起涟漪,多好的孩子啊!我只是在心里感动、感慨,为什么不能每次都夸夸他们,大夸特夸,夸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夸他们爱劳动,夸他们勤劳,夸他们善良――还记得三年级的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泽说,我长大想当一个小丑,因为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多么纯真的心愿!而这些品质,不是作为一名社会人最宝贵的特质吗?这不应该是教育最真最美的一面吗?

想起李老师提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同行提出的一句忠告: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也想起另一句话,“把班上的孩子当成未来的“儿媳妇”或是“女婿”来培养,你想让你的孩子将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照此目标去培养。”大概这也是好的教育。

三、付出真行动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在讲座中反复提到,也成了很多李老师的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们”可以是父母、爱人、孩子、同事、学生,也可以是毫不相识的陌生人,我是否“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老感觉自己是一个不会表达情感、不会和人表达亲密关系的人,我决定改变一下,也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出差在外,老公发来图片,领着两个孩子去白河湿地公园玩,晚饭又带俩娃儿吃西餐,我赶快回复“真棒,一人带俩儿娃,厉害啦……”在带娃儿这件事上,他确实有进步,夸几句是否可以让他的幸福感更强?带娃儿更有动力?

即时给老妈打个电话,问问近况如何,表达女儿的关心和牵挂,是否也能让她的幸福感更强?让她感受到有个女儿真好?

晚上给婆婆打电话,沟通给女儿买衣服的事情,亲昵的称呼“妈”多喊一喊,当着儿子、女儿的面多夸夸奶奶对他们的好、对他们的付出,老人的幸福感会不会更强一点?

儿子放学坐在桌子旁不写作业,东张西望到处找吃的,我就亲手撕开一个面包,递他手里,满满爱意的嘱咐并要求他先吃再写,相比以前我的做法,我这样做是否让他感到有这样的老妈很幸福?进而写作业更用心?

对待同事朋友真心相待,见面时的微微一笑或是一声招呼,有困难时,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最大帮助,多换位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问题,真实的、正直的、善良的、积极的、热情的为人准则,是否可以让教育同行感受到“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对待家长不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相互尊重,家长遇到问题跟我一起沟通商量解决,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会不会让家长感受到“因谢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对待学生,比如周周发了一条挺让我感动的朋友圈,让我觉得我对她的付出,她还是有所接收的,虽然我经常批评她;在我发了一条视频动态,她就夸我“老师真美”,我一条条用心的回复,会不会让她改变那么一点点,会不会让她觉得“因谢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真行动、真付出、真感情是可以用心感受的到的。来吧!一起,“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借一句话结语:

我并不领先,但我在行进中;

我比不优秀,但我很幸福……

相关文章

  • 一点收获,一点思考,一点行动

    从郑州参加班主任培训回来后,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中,有三句话时不时从脑海里蹦哒出来,第一句话是,“无论现在你班上的孩子...

  • D503:想法和行动

    想法和行动:先说行动,其实人和人的行动差距不是很大,快一点或者慢一点、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而想法就...

  • 2018-02-06 阅读《自信思考》第六章《有行动,才有结果》

    0206,一点读书感悟,第23天 分享今天阅读《自信思考》第六章《有行动,才有结果》的3点收获,这是构成自信思考的...

  • 行动在于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要的是在失败中收获,在思考集行动中的习惯, 在无奈中找到方法。集合 每天成长一点像,铁...

  • 永澄老师5月13日文章导图

    附上一点自己的小思考。 做事谈目的。行动前要有思路。

  • 有感有悟 有你有我

    参加行动营至此不能说有什么最大的收获,而是收获都是一点一点得来的,这攒起来的收获像新摘下来的石榴,沉甸甸的。 1....

  • 有时候觉的很累  却又没做什么

    多思考多实践 付出比别人多 才有可能收获多一点

  • 少一点思考,多一点行动。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还在忙着每天的面试,焦心得在茫茫简历库里搜索合适候选人的时候,我正式转正了。在财猫云工作的两个月...

  • 收获一点

    我觉得好可笑,居然不知山药可以用削土豆的刀子削皮,总觉得好难。 我被甩下了好长好长的街,各个方面。我不知自己都研究...

  • 坚持画画

    每天画一点,收获多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点收获,一点思考,一点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ux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