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去公园散步聊天,聊着聊着朋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我能不能陪他去一趟银行,我说没问题,等到了银行,朋友说让我在外面等等,他进去办个业务就出来,结果朋友进去没两分钟就出来了,
我原本以为是银行办事效率提高了,哪知朋友说他没办业务,我问他为什么,他给我解释了一大堆东西(都是人家工作人员告诉他的)我听来听去,就听到了两个字:
跌了。
跌了,所以“办不了”业务了,朋友苦笑着告诉我,
以前都说赚钱难,现在存钱更难。
我说跌就跌了吧,这不是咱能控制的事情,他说也是,朋友是个乐观派,是一个被世道坑过无数回还能保持乐观的乐观派:
“好歹我还有钱存,还有多少人都没钱可存呢。”
我听了他这话,不知该安慰他,还是该安慰自己。
我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否有过与我一样的感受,就是现在很多事情,不管看起来多么复杂多变,其实到最后就一个字,钱。
比如有些吸引眼球的东西,观其是非曲折,能聊个三天三夜,但是聊到最后发现,原来归根究底就是对着钱去的。
又比如有些社会上的小动作,小举措,好像其中的东西很多,很杂,很“神秘莫测”,但是接触的越深,接触面越广,越发现最后无数条线索最终汇聚成了一个点,
这个点还是一个字,钱。
许多看似复杂的门道,关系换了一遍又一遍,规则选了一茬又一茬,人还是那帮人,做的事情还是那些事情,看似“改头换面”,其实到最后无非是换个更“舒服”的方法,
赚钱。
有些朋友可能该问了,为啥弄的这么麻烦?改这个改那个,换这个换那个,图啥呢?
从我这几年观察和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么麻烦来麻烦去的结果,
就是想改变一下吃相,然后继续吃。
有些行业,或是有些企业的吃相,吃的久了,就容易吃的又快又多,他们吃的多了,别人就吃的少了甚至还有饿着肚子的,吃饱又吃好的毕竟是少数人,那多数人自然是看不惯(事实上也确实有看不惯的理由)看不惯的人多了,最重要的东西就会收到动摇。
什么是最重要的呢?稳定。
可什么又是稳定呢?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我用一个不敏感的说法来解释就是:
吃还是要吃的,只是不要让人家看到,也不要让人家闻到“味道”,看不到了,闻不到了,就会以为大家都一样,都一样了,没想法了,自然就稳定了。
当然我这番解释是很肤浅的,而那些所谓高深的东西其实往往也不用解释,但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都知道,即便是看不到,闻不到,
也终究能明白到有些人的油光满面是怎么来的,
有些人骨瘦如柴是为什么,因为谁造成的结果。
瘦如骨柴的人不是因为懒,也不见得都是无能之辈,或者说他们恰恰是有能力,肯干活的人,才能够“瘦骨如柴”的活着,
这样的生活,自然和所谓的公平,付出之类的词毫无关联,非得要一个看似服众的说法,那么也许是到了命运二字站出来的时候了,
命运站出来了,命运后面的东西就没必要站出来了,什么事情交给命运,让命运挡住所有的愤怒,所有的沉默,所有的对抗,这就行了。
这是一种微妙的默契,谁都知道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命运的事情,但是大家都很默契的接受“都是命运的错”这样的认知,因为人们很清楚,如果不接受这个认知的话,那么面对命运身后的东西,人们只能用更无力,更痛苦的方式去“咽下这口气”:
可如果,要是咽不下这口气呢?
咽不下这口气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的“叛逆”让那些从穷人兜里掏钱的“人”,彻底慌了。
比如那些人用成家立业四个字,让那些挺直的腰板弯了下来,而现在,有人既不想成家,也不在乎立业,
他们不急,但是从他们兜里拿钱的人,彻底急了: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会看到一些颇为有趣的现象。
有些人气急败坏的说着谎,有些人满不在乎的笑着躺。
若问孰对孰错,各执一词的矛盾只有对抗。
这是一场看谁输不起的博弈,
那些从来没赢过的人不在乎输,所以他们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接受输。
而那些从来没输过的人,
确实输不起。
网友评论